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清朝商人为何获利超过往年数倍?(图)
 
刘晓
 
清代梁恭辰撰写的《劝戒录》中就提到了一个「重利轻义」的商人得福报的神奇故事。(示意图,网络图片)
【人民报消息】儒家创始人孔子则提出了「重义轻利」或者说「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和「义然后取」。一次,孔子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显然,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义利观对西汉以后的朝代产生了不小的影向,然而,在中共治下的「一切向钱看」、很多人「重利轻义」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知为何「义」要大于「利」。其实,这是上天对人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在面对「义」与「利」时如何选择,神佛都会看在眼中,那些「重义轻利」者一定会得到上天赐予的福报。 清代梁恭辰撰写的《劝戒录》中就提到了一个「重利轻义」的商人得福报的神奇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刘映南,江西人。嘉庆六年(1801),他跑去千里之外的福建汀州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于是将银子装在箱子中坐船回家。怎料途中上岸遭遇窃贼,箱子被偷走。刘映南当众号哭道:「箱子里有毛某所寄存的二百两银子,这可怎么办呀?」 此时大概窃贼还没有走远,众人十分同情他,就帮助他去追窃贼,很快就看到了窃贼的身影。那窃贼见势不妙,丢下箱子加速逃跑了。刘映南打开箱子,大喜道:「毛某寄存的银子还在啊。」不过他自己赚的银子都没了。 众人问他丢失了多少银子,他说「四百两」。众人很奇怪:哪有丢了银子还高兴的呢?于是问他为何欢喜。刘映南说:「寄银在,还可以去见朋友。自己丢失了银子,大概是命吧!」众人纷纷赞叹。 这一年,刘映南做生意获得的利润比以往多出数倍,正好补偿了他所丢失的钱财。这难道不是上天在嘉奖他吗? 嘉庆十四年(1815),与刘映南有生意往来的一位同乡在福建归化县(今明溪县)经商,忽然生了重病。恰好刘映南前去收账,看见债主们都聚集在他的店中,在查验清点钱财货物,商量如何分配,但因为各持己见,还没有结果。 这位同乡欠刘映南五十两银子,数额是所有人中最高的。刘映南便对众人说:「如果钱货暂且不分,病人大概还不会死;如果钱货骤分,病者必死无疑,人家就会说我们导致他死亡的,况且他的家人该怎么办呢?他欠我的最多,现在这种情况,不如我们等到明年春天再说,如何?」 众人都同意了,随后散去。而商人不久也痊愈了。刘映南回到船上返家,半路上有大盗准备抢劫他,但听说他是空手而回后,就放弃了打劫。刘映南的性命得以保全,这难道不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刘映南的一个善举也让自己逃脱了一劫。 △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25/8411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