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李嘉诚用脚投票 长江基建到伦敦二次上市(图)
 
外界认为:「李嘉诚的钱去哪,有带风向的作用」。图为李嘉诚接受媒体采访。(郭威利/大纪元)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金欣综合报导)近日中国经济情势接连传出负面消息,不仅第二季外商直接投资负债减少近150亿美元,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也因中国经济前景不明而下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在这个时候,被中国媒体称为"李跑跑"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又有了新动作,李嘉诚旗下公司长江基建决定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第二次上市。李嘉诚每一次的动作都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这一次也不例外。 长江基建计划伦敦第二上市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李嘉诚旗下公司长江基建近日宣布,除了香港外,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第二次上市。在这一消息带动集体股价回升的同时,李嘉诚家族的投资变动对中港股市带来的影响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掌控的长江基建(长建)宣布,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第二上市,预计于8月19日正式交易。长建表示,英国是集团最大的市场,此举旨在提升企业形象,能让身处在不同地域的股东受惠。 长和及长实集团周四(8月15日)公布中期业绩,主席李泽钜在会议上回应长建到伦敦第二上市的安排,他表示,先处理长建的第二上市安排,暂时未有计划安排旗下其他公司到海外第二上市,又说,会继续在包括中港等全球地区寻找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 李泽钜说:"因为我们有国际资产,所以当香港或者内地有比较庞大投资机会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能力随时动用大量的资金回来进行投资。" 8月15日,李泽钜在长和及长实集团的中期业绩会议上表示,目前主要精力集中于长建的伦敦上市,暂无其他海外第二上市计划。他指出,集团将继续寻找全球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 长建的此举引发市场对其撤出中港市场的揣测。分析指出,长建选择此时在英国上市可能是希望分散风险并示好英国新政府。经济学者认为,此举反映了港资企业对中港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并可能影响中港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长建动作引发撤出中港市场揣测 长建早前曾透露,有意在不进行任何集资的情况下在海外第二上市。集团选择这个时间点落实计划,引起各界关注和揣测背后原因。 香港前立法会会计界议员梁继昌表示,国际化集团企业因应投资者和市场不同,到其他地方第二上市并非罕见,相信长建此举是想吸纳中港以外的投资者。 梁继昌说:“香港这2年股票市场的表现不大好,这一次它(长江基建)选择在英国上市,时间上是太敏感”。他表示,长江基建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国际化公司,他们需要的是资金和知名度,可以吸引其他的投资像私募基金等。所以他们选择在英国上市。 资深财经媒体人颜宝钢认为,这次长建的决定有多层意义。一来可以向重新执政的英国工党政府示好,同时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和弱化港股印象,一举多得。“香港股市已下滑了4年,是有史以来最长的跌幅,主要因为是海外投资者已没有兴趣投资港股,把第二上市地位放在英国能吸纳香港股市不能吸纳的海外资金。长建的做法似乎想降低来自中国的影响,反映李嘉诚和李泽钜长远把投资分散在中国和香港以外的市场,是一个明智决定。” 经济学者司令也表示,长建这次的做法有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方面显示港资富豪看淡中港经济前景;“这种跑路是变相用脚投票,对于香港股市和中国的A股来讲,最根本还是反映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于这个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预期和表现持越来越悲观的态度,对于中国包括香港未来的经济增长并不看好。中国要想依靠它的资本市场为经济增长输血,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司令相信,会有其他的集团跟随李嘉诚的做法,最终会导致中港股市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更难吸引像股神巴菲特等有价值的投资者,影响市场品质。△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16/8450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