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港府派两万鼓励生育 新手父母:连个零头都不够
 
【人民报消息】去年香港《施政报告》提出向每名新生婴儿的合资格父母发放两万元现金奖励,为期3年。措施实施至今已有1年,至今年9月底港府已向2万5千多名申请人发放奖励金。有受惠的家长表示,从照顾小孩成长来说,两万元根本无帮助。最新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不愿生育,主要因教育制度而却步。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香港生育率持续下降,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23年发布的《世界人口状况》,香港每名妇女平均生育的数目为0.8名,取代南韩成为全球最低。南韩2023年的数字为0.9名、新加坡是1名。 行政长官李家超去年发表施政报告时,公布新生婴儿奖励金计划,为每名新生婴儿发放两万元现金奖励。政府发言人向自由亚洲电台指,由去年10月25日计划开始至今年9月30日,已向25,841名申请人发放奖励金,总金额约5.2亿元。 统计处数字显示,去年11月至今年8月本港共有29479名婴儿出生,对比去年同期的26976名多出2503人。不过怀胎十月,受惠父母大部份在措施宣布时早已成功造人,并非被两万元吸引而生育。去年初生婴儿数字虽然稍为回升至3.3万,比2022年多出338名,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2019年前10年每年平均有6万7千多名初生婴儿。 新手爸爸:生一个小孩要30万 Jack的太太6月刚生完小孩,虽然受惠于新政策,但不认为有助鼓励生育。Jack说:「两万元真的帮不了什么,连零钱也不算是,我生一个小朋友要30万,那么你觉得那两万能帮到什么?」 除了派钱,政府还以免税额、优先拣楼等措施提供诱因,但选择不生育的人仍占多数。香港民意研究所10月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者有2496人,未有养育子女的港人中有6成表示不希望生育,当中近6成因为「城市教育制度」,有4成3则考虑到「城市政治环境」。 90后港女:在香港什么有发展? 90后港人施小姐(化名)说自己不打算生育,主要考虑教育及经济因素。施小姐说:「尤其在香港这个高压社会,我自己觉得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已经不容易,更何况生一个小朋友,照顾他长大,再教导他出来面对不同竞争。」施小姐解释,现在的社会氛围欠佳,港人快乐指数低,她亦会疑惑如何走下去。 施小姐说:「可以在这里发展什么?已经有很多经济环境许可的人离开香港及移民,我会想这个地方是否已不再吸引,是否仍适合我们在这里发展自己的人生。香港以前是很吸引,很多人慕名而来的地方,但近年来旅游的人已很少,我都会想香港是否不再吸引。」她认为派两万元鼓励生育完全没有作用,政府至少要有其他措施配合,例如医疗及住屋津贴。 立法会文件显示,劳福局因应付为 2023 年《施政报告》公布的新生婴儿奖励金而开立的「新承担项目」额外现金流,要追加2千400多万,即实际开支为17亿港元。今年度施政报告没有再大笔补助新生婴儿父母,但加强支援辅助生育,逐步增加体外受精治疗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至每年 1 800 个。△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3/8624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