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新聞簡述(圖)
 
畢藤菲
爲提升極地作戰能力,6月6日,美軍在阿拉斯加正式恢復了陸軍第11空降師的軍事編制,應對中俄在該地區的擴張。

【人民報消息】 在北極抗衡中俄 美軍重啓二戰時代空降師 爲提升極地作戰能力,6月6日,美軍在阿拉斯加正式恢復了陸軍第11空降師的軍事編制,應對中俄在該地區的擴張。 6月6日,美國陸軍參謀長麥康維爾在阿拉斯加的溫賴特堡舉行重新授旗儀式,這是近70年來,陸軍首次設立空降師,爲未來在嚴寒氣候下作戰做好準備。 第11空降師是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軍事編制,曾在太平洋地區參與作戰,上世紀50年代解除編制後,在60年代短曾暫重啓過兩年。 此次恢復編制,旨在打造一支極地作戰勁旅來抗衡中俄。隨着北冰洋逐漸融化,適航期延長,獲取自然資源更加方便,中共也趁機加入到北極地區的軍事角逐中。美國不得不在此地區提升戰力,同時抗衡來自中俄的區域威脅。 歐洲議會通過印太報告 關注臺海安全 6月7日,歐洲議會全會以474票贊成,60票反對,80票棄權的壓倒性票數,通過「歐盟與印太地區之安全挑戰」報告,關注臺海安全並視臺灣(中華民國首府暫居地)爲印太地區重要夥伴及民主盟友。 報告內容多處表達對臺海安全的關切,強調中共對(中華民國)臺灣領土完整構成威脅,不利區域安全與穩定,表示反對任何脅迫及破壞臺海現狀的單邊行動,並強烈駁斥中共企圖將俄烏戰爭與臺灣安全局勢相提並論的宣傳。 報告同時歡迎中華民國在促進印太區域和平與安全發揮積極作用,並視中華民國爲歐盟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和民主盟友,敦促歐盟與中華民國在多元議題加強交流合作,以及重申支持中華民國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內的國際組織。 50年來首次 日本將派現役軍官駐臺 日媒報導,爲了表示對臺灣的支持,日本政府將派現役自衛官常駐臺灣。這是中共與日本建交50年來首次,以前都是派退休軍官。 日本產經新聞6月4日引述消息報導,日本政府最快今年夏天將派遣防衛省現役自衛官常駐臺灣。但考慮日中(共)關係,將派遣文職官員而非武官,與目前駐臺退休自衛官一起守衛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 報導說,因爲臺日(中華民國與日本)沒有邦交,一直由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負責使館業務。事務所內部設有「安全保障擔當主任」,相當於使館的防衛駐在官,由相當於少將頭銜的退休自衛官擔任。 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指出,這將是1972年日臺(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日本首度派遣防衛省現役官員駐臺,日臺軍事交流將更上一層樓。 DHL:中共堅持清零 令全球海運價格飆漲不降 全球供應鏈及航空交通受疫情影響,變化翻天覆地,國際物流集團DHL執行長表示,中共堅守的清零政策,正導致全球海運費用居高不下。 代表航運業者的世界航運評議會聯合主席Jeremy Nixon指出,中共的做法顯然將拖累經濟成長。他說:「即使是今天(6月7日),全球仍有10%的貨櫃船被延誤,在錨地等待、靠泊,或等待港口勞工上工,目前我們仍有這種運能限制,所以供需緊張。」 DHL全球貨運的首席執行官Tim Scharwath指出,這種清零戰略已經造成港口勞動力短缺,使船隻無法迅速卸除貨物並駛向其它地方,並可能對製造商構成生存威脅,因爲他們的定價空間很小,無法吸收更高的運輸成本。 Scharwath還告訴《日經亞洲》,由於中共實施醫療和食品出口禁令,貨物被扣押的風險也更高,即使貨物清關,卡車司機也可能無法滿足健康要求,使得交貨時間被進一步推遲。 歐智庫報告:中東歐民衆對北京威脅缺乏防範意識 中東歐重要智庫「全球安全」(GLOBSEC)日前公佈了「2022年全球安全趨勢」調查報告,闡述了在俄侵烏戰爭背景下,中東歐民衆對西方、俄國以及中共態度的變化。調查發現,大多數受訪者渴望加入西方陣營,但對中共的國安威脅缺乏足夠的意識。 這份調查報告的調查對象,是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九個中東歐國家的民衆。 報告指出,過去幾年沒有正確應對俄羅斯不良影響的擴大,「如今歐洲必須更妥善應對中(共)國」。「應該密集戰略宣傳、收割關鍵基礎建設、公開宣傳中(共)國影響以及中(共)國內部人權侵害都是相互聯繫的。」 「全球安全」設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其舉行的全球安全論壇剛剛於6月4日閉幕,並公佈了這份《全球安全趨勢》報告。 美軍兩棲攻擊艦停泊瑞典 參與北約軍演 6月3日,美國海軍的基薩奇山號兩棲攻擊艦出現在斯德哥爾摩的港口,它將參與北約於6月5日至17日間舉行的波羅的海作戰演習22號。據北約稱,本次有14個北約聯盟國、兩個北約夥伴國、45艘以上船隻、75架以上飛機和大約7,000名人員參加了此次演習。 4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邀請瑞典首相馬格達萊.安德松一同登上基薩奇山號兩棲攻擊艦,並在艦上發表講話。 米利表示,基薩奇山號出現在此,「表明了對共同事業的承諾,在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在大國不能無償入侵小國的理念中」。米利強調支持瑞典加入北約(NATO)。 安德松說,這艘軍艦是「是美國支持的具體表現,也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發出了非常強烈的政治信號」。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新聞簡述(圖) 2022/6/2 (50,007次)
新聞簡述(圖) 2022/5/26 (52,758次)
新聞簡述(圖) 2022/5/19 (54,681次)
新聞簡述(圖) 2022/5/12 (53,241次)
新聞簡述(圖) 2022/5/5 (52,470次)
新聞簡述(圖) 2022/4/28 (60,509次)
新聞簡述(圖) 2022/4/21 (61,347次)
新聞簡述(圖) 2022/4/14 (59,783次)
新聞簡述(圖) 2022/4/7 (59,402次)
真準!老婆給薄熙來佔了一個死卦(多圖) 2022/6/8 (365,891次)
震驚中外!被安排好的一生被改變(圖) 2022/6/7 (303,923次)
從江澤民的殘暴看33年前血洗天安門(多圖) 2022/6/4 (253,279次)
血染的六四!逃生者們回憶33年前的屠殺(多圖) 2022/6/2 (222,308次)
宋祖英,攝影師說你脫的時間不對(多圖) 2022/5/28 (449,398次)
冷血封控現慘劇 中共製造猴痘病毒(多圖) 2022/5/27 (275,379次)
捱餓能使壽命翻倍 白開水最好喝(多圖) 2022/5/26 (256,179次)
每當母親節 請別…別忘記這位母親(圖) 2022/5/20 (305,080次)
哇!「國際在線」出的這新聞就怕聯想(多圖) 2022/5/19 (193,000次)

怪事!數噸重巨石是如何逃出湖底的(圖) 2022/5/18 (235,691次)
躲過66年 被一張納粹工作證破局(圖) 2022/5/12 (217,489次)
憶當年!老江,嚴肅點兒!拍證件照呢(多圖) 2022/5/11 (375,707次)
這頭水牛改變了這些屠宰工的一生(圖) 2022/5/6 (240,422次)
偷汽車關監獄 薄熙來被黑老大踢腫肛門 服貼喊爹(圖) 2022/5/2 (523,043次)
一個真實故事:鬼魂附在武裝部長老婆身上(圖) 2022/4/30 (287,850次)
小笑話:想當年 薄一波給孫子起名(圖) 2022/4/22 (309,113次)
借屍還陽!河北唐山的一樁奇事(圖) 2022/4/20 (267,610次)
釋迦牟尼佛爲何救不了他家鄉的人(多圖/視頻) 2022/4/19 (362,056次)
狗頭人證實《山海經》是真實歷史文獻(圖) 2022/4/18 (284,566次)
男子失腳墜海瀕死時 老天爺大顯神奇(圖) 2022/4/15 (262,305次)
小笑話:想當年,江蛤急召……(圖) 2022/4/13 (356,974次)
四位因公殉職的黨的好乾部猝死(多圖) 2022/4/10 (308,981次)
中共想咯兒屁!活人餓急造反 上墳不許插花(多圖/視頻) 2022/4/9 (263,288次)
這個英國紀錄片轟動世界(圖) 2022/4/8 (223,706次)
被薄熙來咬爛乳頭的模特就是她(圖) 2022/4/6 (764,187次)
喪命是因爲多長一根舌頭(圖) 2022/4/4 (251,377次)
《永恆的五十分鐘》!電影跟着這四個字走(多圖/視頻) 2022/4/3 (326,947次)
小笑話:薄熙來憑這當中共國一把手(圖) 2022/4/1 (386,258次)
努力讓我們良心的火花永不熄滅(多圖) 2022/3/29 (300,251次)
別給下輩子留後債!一個緣份的故事(圖) 2022/3/28 (241,551次)
科學史上四個轟動世界的夢(多圖) 2022/3/25 (258,644次)
李克強提前宣佈屆滿卸任 習屁股賊沉(多圖) 2022/3/22 (505,242次)
故宮太和殿大門倒,中共恐挺不到二十大(多圖) 2022/3/18 (276,486次)
英國警察束手無策的離奇失蹤案 竟這樣破了(圖) 2022/3/14 (234,068次)
詛咒成真!美女瑪蘇麗的傳奇故事(多圖) 2022/3/9 (242,653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