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慷慨解囊救人命 福荫子孙受敬仰(图)
 
颜雯
 
曾公亮像。

【人民报消息】曾公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人物,出身于名宦世家,考中进士后,曾入仕三朝,任过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集贤殿大学士以及礼部、户部、吏部尚书等要职,后被封为「鲁国公」,死后被授予谥号「宣靖」。 曾家一共出过四位宰相和一位状元。曾公亮为几代帝王所倚重,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其子子孙孙有不少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中国有句老话:祖上积德,子孙昌茂、大有作为,必定与其父辈们的高尚德行有着密切的关联。 据史料记载,曾公亮入仕为官之前,就是一位乐善好施、慷慨侠义的有德之士。他曾在外地偶然遇到一个无法偿还借款的人,这人情急之下要把自己的女儿卖给商人。曾公亮听说后,不忍商人一家骨肉分离,主动拿出四十万铜钱来帮商人还债。后来,曾公亮中了进士,在朝中平步青云,他的儿子当上枢密使,他的孙子也成了宰相。 教书先生施财救路人 四个儿子当官 江西南丰的朱家有位先人,名叫朱轼,字器之,是乡间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有一天,朱轼在路上看到一个农民上吊自杀。朱轼发现这人气息尚存,于是赶紧找人来救他。 不一会儿,农民醒过来了。朱轼问他到底有何难处,非要走上绝路。这农民很哀伤地说:「我欠下了很多租子,一直都还不上,马上就要被问罪下狱了。虽然被官府宽限了几天,但终究还是拿不出钱来,就想着一死了之。」 朱轼听了于心不忍,就问他所欠的数目。那人回答:「只要几千钱就行了,可我实在是拿不出来啊!」朱轼便查看自己携带的钱数,正好可以帮上忙,于是全给了那农民,连姓名都没留下。 朱轼生活并不宽裕,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已经拿不出钱来置办祭神用的物品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后悔慷慨解囊,以解他人的燃眉之急。 后来,朱轼因多次被举荐而当上了承议郎,他的五个儿子中有四个都当了官。比如,朱京官至国子监司业,朱彦当到待制,朱褒成了郎官,朱襄担任太守,个个都颇负盛名。至于朱轼,他身体一直很健康,到八十多岁才去世。过了很久,他仗义救人的事依然在当地流传。 富人施财救人质 五子登科及第 徽宗宣和年间,浙江越州富人黄汝楫听说方腊的军队快要打到越州来了,赶紧把平时攒下的价值两万贯的金银细软都埋在家中,自己躲到山里去了。 有一天,方腊军中一个巡逻的士兵拿着白旗来找黄汝楫,见到他后又是作揖又是跪拜。他起先还有点害怕,后来发现这人曾经是他家中的一个仆人,就向他问明来意。 士兵对黄汝楫说:「我们的主帅已经抓了很多士大夫和普通人家的女子,把她们关在一间空房子里,然后向她们的家人索要赎金,若是不给,就会大开杀戒。」黄汝楫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问他关了多少人。那士兵告诉他大概有上千人之多。 黄汝楫说:「我在家里藏了些值钱的东西,大概有两万贯,若拿去赎回那上千人的性命,不知够不够?」 那士兵说:「足够了!」黄汝楫让他回去禀报,第二天再来答复。 到了第二天,那士兵来告诉他,说主帅同意了。黄汝楫便带人回到家中,把之前埋好的金银细软都挖出来,运送到方腊的军营中。没过多久,被关押的上千人都放出来了,他们一起来到黄家拜谢,为黄汝楫诵念经文祈福,欢呼声响彻云霄。 后来,方腊之乱平息,黄汝楫有天梦见一位一丈来高的金甲神人从天而降,并对他说:「玉皇大帝有诏,因你救了很多人的性命,特嘉奖你五个儿子登科及第。」 到了高宗绍兴年间,黄汝楫被任命为浙江浦江县知县,他儿子黄开、黄阁、黄阅都在同一年登上了乙科的进士榜,而另外两个儿子也在下一科中了进士,跟那位金甲神人所说的一模一样。 儒生倾囊相助 被救者死后仍不忘报恩 江西奉新县的县令高南寿以前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在途中遇到一名正在上吊的男子。他跑过去一看,这人还没断气,于是赶紧解开绳子,把他救了下来。 原来,这人是开化县的一个弓箭手。县尉家的一个妾跑了,让他去追捕。后来,他打听到这个妾被贩子卖给了一个富户人家。如果想让这个女人跟他走,就得花三万钱把她赎出来。 他很无奈地对高南寿说:「我家一贫如洗,怎么也不可能筹到那么多钱。如今,我的儿子、侄子和女婿都在县尉手下当差,我若这样空手而归,他肯定会大发雷霆。我实在是没办法,又不想连累家人,不如一死了之。」 高南寿听了十分同情他,当即就掏空了自己的口袋,凑足了三万钱给他。也就在这一年,高南寿考上了进士,又正好被派到开化县当县尉。上任后,他向人打听那位弓箭手的下落,有人告诉他,这人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 当时,有一伙盗匪正在开化县抢劫那里的富家大户,州里下令一定要将他们缉拿归案。于是县尉把衙门关了,让所有人都去抓捕盗匪。忙了很久,却依然没有消息,高南寿也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他一个人在亭子里来回踱步,思来想去的都想不出更好的对策。这时,有人突然出现在台阶下,跪着拜见他。高南寿很惊讶,赶紧问他是谁。只听这人说:「老爷莫怕,我就是您曾经出手相救过的那位弓箭手。虽然我已经死了,但还想着未能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如今我知道那伙盗匪的下落,所以特来向您禀报。他们此时喝多了酒,正躺在城外的神庙里,您赶紧派人去抓吧!」 高南寿一听,立即召集手下前往城外的神庙,那伙强盗果然在里面。这些人已喝得烂醉如泥,正是抓捕的好时机。最终,盗匪们都被缉拿归案了,没有一人漏网。 由于高南寿捕盗有功,被调往京城做官,随后又被派到奉新县当县令。他为人正直、爱民如子,还留下了为百姓祈雨的佳话。他死后,奉新县的老百姓将他奉为城隍神,直到今天他还被供奉在城隍庙里。 (参考数据:《夷坚志》)△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6/13/7274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