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德音雅乐 听乐以治心(图)
 
《吹箫引凤图》述说秦穆公筑凤台,穆公之女弄玉与箫史两人吹箫引来凤凰的情景。

【人民报消息】古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称为乐,音乐分为三种层次,分别是:声、音、乐,凡是可以发出声响的称为声,如流水声,鸟鸣声;有节奏的声称为音,不管节奏轻重缓急,内容好坏;但是只有那些能够净化人心灵,提升人道德的音称为乐,这种乐也称为德音雅乐。 相传周公整理从黄帝、尧舜禹到夏商之前的音乐,他又亲自编了一首乐舞,一共是六首乐,合称六代舞。 黄帝所创作的乐叫《云门》,云门也就是天门,相传华夏人文初祖黄帝统领天下的时候,以云为图腾,所以黄帝时期的官员,多以四种颜色的「云」来命名,比如:青云氏、白云氏、黑云氏等等。氏最早指神明,黄帝创作的《云门》,主要是歌颂掌管天空的各种神,也是在喻示地上的人真正的故乡其实是来自白云之上。 还有《大章》是歌颂尧帝以仁德一统天下,人们礼赞庇护华夏土地的神明。《大韶》歌颂的是舜,以文德治邦安民,这部乐舞非常壮丽辉煌,所以在夏、商、周三代都把《大韶》用于国家大的典礼,孔子在齐国欣赏完《大韶》后,由衷赞叹「尽善尽美」。于是他废寝忘食地潜心钻习,以致「三月不知肉味」。 《大夏》歌颂的是大禹治水、划定天下九州岛的功德。周公还作了《大武》,歌颂的是武王替天行道,灭了无道昏君纣王。《六代舞》成为周朝宫廷雅乐,当时是周王室贵族,必学的内容之一。 很多出土的编钟和磬都是古时奏乐的,古时从天子到士都会听雅乐,为什么德音雅乐重要呢?一方面是净化人心灵,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因为礼,使人的行为时时处处合乎礼仪规范,发乎情,止乎礼,但是如果过于节制,大家按照君臣长幼尊卑,人人各安其位,各行其事,人和人之间就会变得疏远。 中国文化认为虽然人和人之间在形式上有区分,但人在源头上是相同的,万事万物在本源上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越往上走越归一,越往下走越繁杂。 事物因为相同而相亲,因为不同而相敬。礼,因为彼此的不同,所以相互敬重,乐,因为彼此相同,所以能够相互亲近。如果礼太过,人之间就会变得疏离,如果乐太过,人就会失去彼此的界限,没有相应的礼节。礼乐并用,可以让人既能够相亲相爱又能够彼此敬重,既和睦融合又各安本分、秩序井然。 因为乐的重要作用,古时很多场合都会奏乐,比如祭祀、出征、宴请、婚丧嫁娶等等,国君宴请诸侯的时候会奏乐,大家沉浸在音乐里举杯同祝,虽然有君臣的区分,但是音乐却能够让彼此融合,这种融合让君臣更能相互敬重,父老乡亲在一起举办宴席会奏乐,虽然人和人之间有长幼的区分,但是音乐让人和人之间更加亲近。家庭当中也会有乐,家里虽然有父子的区分,但是音乐让父子之间融合而相互爱护。 所以好的音乐有融合人心、安顿人心的作用,但是不好的音乐,让人追求欲望而迷失自我,这种音乐被称为靡靡之音,不少君王因为喜欢这类音乐而导致亡国,比如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的时候,宣读商纣王的罪状,其中一条就是制作淫曲,取悦妇人,败坏朝纲。 因为有礼乐文化,周朝延续了八百年的文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当中,也处处能看到礼乐的身影,人们常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转自新唐人「馨香雅句」栏目)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3/19/7233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