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仁義與治國(圖)
 
智真
 
孟子認爲以正派的品格、道德人格感化他人和萬物,啓迪人心中的善念而使其歸於正道,這是勸善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人民報消息】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所學之道是爲了使一切歸於天理。」君子能夠做到廣納善言,從善如流,以德行感化他人。孟子認爲做人首先要「好善」,治國亦是如此,應當廣泛聽取和採納別人的意見,擇善而從。這裏所說的喜歡聽取善言,指的是符合天理道義、對於國家和百姓有益的忠言。 魯國打算讓樂正子治理國政,孟子聽說這一消息很高興。 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樂正子很有經驗嗎?」 孟子說:「不。」 公孫丑問:「那您爲什麼高興呢?」 孟子回答說:「他爲人喜歡聽取善言且做事盡職盡責。」 公孫丑問:「這些就夠了嗎?」 孟子說:「憑這些可以治理天下,更何況魯國呢?如果喜歡聽取善言,就願意與善人結交,小人就沒有市場;如果不喜歡聽取善言,那真正的有識之士就會被拒之於千里之外,而那些進讒言的阿諛奉承之徒就會來到,他身邊要都是這些小人,要想治理好國家怎麼可能呢?爲官就要敢於維護正義和公道。不能盡職,不能盡責,當什麼官呢?」 秦國、楚國兩國準備戰爭,宋牼準備到兩國勸阻罷兵,遇到了孟子。 孟子問道:「您準備怎樣去勸說他們呢?」 宋牼說:「我將告訴他們,交戰是很不利的。」 孟子說:「先生的動機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卻不行。您用利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爲有利而高興,於是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爲有利而高興,於是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利害關係來事奉君主,做兒子的心懷利害關係來事奉父親,這就會使君臣之間、父子之間都完全去掉仁義。心懷利害關係來互相對待而不使國家滅亡,是沒有的。」 「若是先生以仁義的道理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是因仁義而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仁義而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仁義來事奉君主,做兒子的心懷仁義來事奉父親,這就會使君臣之間、父子之間都完全去掉利害關係,心懷仁義來互相對待,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的,是沒有的。因此只談仁義就可以了,何必言利呢?」 宋牼點頭稱是。孟子接着說:「要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仁就光榮,不仁就恥辱,處處以仁德爲貴。如果只看重名利,這是自己尋求禍害。禍害和幸福都是自己找來的。」 這裏孟子勸宋牼不要用「利」去遊說秦、楚,而應該用「仁義」去說服兩國罷兵。因爲基於仁義的和平,使人與人之間都以道德理念相互對待,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人人忠誠謙讓,仁愛正義,天下才能長治久安。 孟子認爲君子必須能夠只追求符合道義的東西,推崇聖賢道德,仁愛百姓,鄙薄權勢利慾,教化君臣、百姓樹立道義至上、輕利重義的思想觀念,使德入人心。以正派的品格、道德人格感化他人和萬物,啓迪人心中的善念而使其歸於正道,這是勸善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8/5/7123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