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春秋时期 战场上的贵族风范(图)
 
宋宝蓝
 
春秋,蟠虺纹鼎。

【人民报消息】一般世人的印象中,战场上是敌我双方激战,人们会不择手段,不顾一切追求胜利。但回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打仗的场面是怎样的画面呢?两国对阵,有国君担心敌军士兵是否受伤,特派使臣前去问候。为救下臣,有国君闯入敌军大营,还被护送出来。败军逃跑,兵车陷入泥坑,胜军在后面追击,还教败军如何逃跑……风趣的春秋战场,贵族应有的风范消弭了敌我。 不辱不伤敌国君侯 鲁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6年),郑晋两国征战。晋国大夫韩厥率领下军,大夫郄至佐领新军。韩厥乘坐战车追击郑伯。为他驾车的驭者杜溷罗说:「快追,郑伯的驭者已经吓得心慌意乱,左顾右盼,注意力不在驾马车上,我们完全可以追得上。」 韩厥说:「不能再羞辱郑伯了。」于是就停止追逐。 《司马法.仁本》说:「古者逐奔不过百步。」古代追击敌军不超过一百步,是为军礼。古人打仗很能克制自己,按照当时的礼义,追敌军只追一百步,超过这个范围,就属于非礼了。 此时郄至(又称温至)也赶到了,见郑伯在逃,就去追击。他的车右茀翰胡说:「我们另派一辆轻车,从小道追击。我直接追上他的战车,把他俘虏下来吧。」 郄至说:「伤害国家的君王,我们要受到刑罚处置的。」于是就停止追击。 楚王遣使问候敌军军士 郄至与楚国作战时,曾三次碰到楚共王的亲军。在战场上,郄至见到楚共王时,一定要跳下战车,脱下头盔,向前快走几步,以表示对楚王的尊敬。 楚共王派使者工尹襄送上一张弓去问候,并传话说:「刚才战事激烈,有一位军士身穿浅红色革皮军衣,每次见到我,他都会快步致敬,可真是一位君子,他没有受伤吧?」 郄至见到楚王的使者,脱下头盔接受楚王的问候,说:「我是晋王的外臣郄至,今天跟随我国主君作战,托君王的荫福披甲作战,不敢拜受楚王的好意。谨向楚王呈报在下没有受伤,感谢楚王的问候。现在战事正在进行,我只能向您行军礼致敬。」郄至三次向使者恭敬地行礼后,才退回到阵营中。 楚军追击教晋军逃奔 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国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方)开战,史称「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当时晋军战败,溃不成军,只得匆忙逃跑。 在逃跑过程中,一辆晋军的战车陷进泥坑里,驭手鞭打马,但车子仍无法前进。在后追击的楚军教晋军抽出车前的横木。晋军照做,但车刚走了几步,又不动了。楚军又教他们,先拔掉大旗,扔掉车辕上的横木。晋军照着楚军说的做,终于从泥坑脱逃出去。 楚军还照样在后面追,但是追到差不多一百步,就停止了,因为再追就属于「非礼」了。逃跑的晋军士兵在战车上,回头对后面的楚军调侃道:「我们晋国打败仗不多,没有你们大国(楚国)的逃跑经验多。」 以现代的角度领略古代战场,这一幕既风趣又令后世感到震惊。逃跑者和追击者之间不像敌我,倒像友人。那时的人们对自我的约束体现在战场上,引发这样的趣闻。 战场上射君子 非礼 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90年)六月,齐国讨伐鲁、卫两国。晋国大夫韩厥、郄克率领晋军八百乘战车,援助鲁、卫。战前,韩厥梦见他的父亲说:「打仗时,要避开左右!」 当时打仗通常一辆战车三个位置(也有四位的),分别为车左、车右和驭者。车左甲士持弓箭,负责射箭,是一车之长,又称甲首。车右甲士持戈或矛,负责刺击,还要为战车排除障碍,又称参乘。驭者居中,负责驾驭马车。韩父托梦让他的儿子打仗时,避开左右的位置。 第二天开战之前,韩厥就站在中间位置,负责驾驭马车。齐侯(齐顷公)的护卫邴夏看见韩厥,说:「射驾车之人,他是一个君子。」 齐侯说:「既然是君子,还要射他,那是非礼啊。」于是下令只射韩厥左右两边的甲士。射车左,车左甲首中箭掉下车。又射右边,车右的参乘也中箭倒在车里。 晋军将军綦毋张的马车坏了,看到韩厥的马车空着,就请求上他的车。上车之后,无论綦毋张站在左边还是右边,韩厥都用手肘轻推他,让他站在自己的身后,以便保护他。 臣子有忠义 被俘获赦免 逢丑父见阵势不佳,便和齐侯换了衣服和位子。快到华泉时,旁边的两匹马被树木挡住,战车不能前进,逢丑父被困在车上。 这时,一条蛇从车底下钻上来,逢丑父用手臂挥打,被蛇咬伤了。伤了手臂推不了车,齐侯正准备下车藏起来,被韩厥追上了。 韩厥挽好缰绳,站在假齐侯(逢丑父)面前一拜再拜,捧上一只酒杯,加上一块玉璧,进献齐侯,请他一起去晋军大营。这时逢丑父假扮的齐侯命令真齐侯下车取水,让他趁机逃脱。郑周父赶了副车,宛茷作车右,载着齐侯逃走,避免被俘的命运。 韩厥将假齐侯(逢丑父)送回大营。晋帅郄克曾出使齐国,见过齐侯。他一见逢丑父,就知他不是齐侯,想杀了他。 逢丑父大呼,为自己申辩:「臣子代君主赴难,至今还没有这样的人。我是第一个,反而要被你杀害。」 郄克虽怒火中烧,但他终究是冷静理智的君子,能够听得进他人的建议,哪怕是敌军的申辩。于是郄克说:「他甘愿代国君赴死,杀了不吉利。我赦免他,以勉励那些事君以忠的人。」于是释放逢丑父。 齐侯奔敌营救人 反被护送 齐侯逃脱之后,为了找到逢丑父,三次进入晋军中,但都被赶了出来。 当时狄军和卫军都是晋国的盟军,在战场上算是齐侯的敌方。齐侯每每独自离开齐兵,冲进狄人的军队中,狄军士兵反而抽出戈和盾来保护他。齐侯进入卫国的军队中寻找,卫军也没有伤害他。 因齐侯敢于到敌营中寻找自己的臣下,狄军和卫军反而很敬重齐侯,没有伤害他。在古代战场,这些贵族遵循的礼义,远远超出今人的想象。 (参考数据:《左传》)△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5/19/7085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