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送給薄熙來的不是鈔票!每日自天而降200公斤糞便(圖)
 
田恬
【人民報消息】廣州日報報道說,成千上萬的烏鴉襲擾大都市,這恐怕是世界級的奇聞。瀋陽人越來越注意到,不知從哪天起每到傍晚,那些黑乎乎的烏鴉轉眼之間就如天兵一樣冷不防地出現在城區上空,並不時地發出聲聲沙啞的怪叫。有人估算,這些烏鴉,最多的時候,保守的數字也有3萬隻!

烏鴉們將糞便當空拋撒,猶如一個個大雨點似的落下來,重重地摔在大廈精緻的玻璃幕牆,摔在整潔亮麗的馬路,摔在行進着的汽車的棚頂,同時也摔在無辜的行人的頭上……一位出租車司機說:「這一段,你不知什麼時候,走着走着,就常聽到車的棚頂咚咚地響了起來,我知道就是那些傢伙又向我開炮了。」一位行人向記者訴苦:「前幾天上南京街路的時候,一不小心幾泡烏鴉屎就打在身上和頭上,動靜挺大,頭頂還有些疼痛,這些東西太不像話了!」一老人無奈嘆道:「真沒辦法,城市的上空竟來了這麼多的造糞機器!」據有關部門估計,烏鴉每天向瀋陽市區投下的糞便,足有200公斤!

烏鴉投下的糞便隨處可見。隨着天氣轉熱,這些糞便的臊臭味便瀰漫開來。每天清晨從事清掃工作的環衛工人一上班,就開始發愁:這麼多的糞便怎麼清掃?一位出租車司機更有同感:「烏鴉屎落在車上,那東西就像特殊材料,很難擦。南京街、中華路、太原街、南寧街、中山公園、南湖公園旁等地方,都是烏鴉屎的重災區,一到晚上咱們就怕走這些地方。」而一些商業大廈和寫字樓更是苦不堪言。烏鴉不僅將糞便在樓頂堆上厚厚的一層,還將牆體、特別是玻璃幕牆弄得糞跡斑斑,十分不雅。瀋陽著名的聯營公司、中興商業大廈、金盃大廈、新世界商業大廈、和平商場等高大的建築物更是首當其衝、深受其害。聯營公司大廈物業部的經理對記者說:「爲了清理這些烏鴉的糞便,我們公司一個月要多拿出兩千多元錢用於大廈玻璃幕牆的清潔工作,雖然公司效益很好,但這錢總覺得花得不明不白,可又不得不花,你說咋辦?」

而在居民區內,人們也是怨聲載道。老退伍軍人、家住新華園小區的居民趙滿江對記者說:「這些傢伙(烏鴉),自來熟,不客氣。黑燈瞎火地一個個地往我家陽臺上落,只要哪裏有吃的,它就偷偷地給你吃光,然後拉下一灘灘的髒屎。早晨起來你找它,它們早就沒影了───這東西,很會打夜戰,用對付敵人的辦法對待我們!」


烏鴉騷擾薄熙來
烏鴉對瀋陽人的擾亂還遠不止如此。它們還有兩個大毛病讓人備感頭疼:第一,用它們的怪叫在夜間製造噪音擾民;二,將一些城市垃圾五腸八肚地折騰,製造二次垃圾。家住同澤南街居民小區的張玉同對記者說:「我家的窗外就是大楊樹,每天晚上,這些樹上都落着不少烏鴉,就像一隻只黑黑的大鞋底子似的,一個挨一個地掛在樹枝上。它們叫起來太難聽。這次我女兒從吉林大學放寒假回來,第一天晚上她聽到烏鴉的叫聲害怕壞了,她說她從來都沒聽過這種讓人害怕的怪叫。孩子總睡不好,真是挺可憐。」烏鴉的食物來源之一是垃圾。這一來,不少垃圾點就被它們翻江倒海,弄得滿地都是。和平區環衛處清潔工蘇國芹說:「有了這些烏鴉後,不少垃圾點被它們搞得亂成一團,我們一大早都要重新整理,又是掃,又是裝,特別費事。」不少市民忍無可忍,與烏鴉展開交戰。同澤街一居民小區的趙莊聖對記者說:「我和老伴做了幾個類似稻草人這類的假人放在院子和樓上,好似有幾個保鏢在站崗,剛一開始還管點事,但幾天之後便被烏鴉識破了。沒辦法我和老伴又敲起了鐵盆,但也沒過幾天,它們便知道你是在搞動作,於是又不怕了。我們再也沒有辦法了,只好服了它們……」那位老退伍軍人趙滿江對記者說:「針對烏鴉的夜襲戰,我也搞了一些對策,開始是做兩個稻草人,陽臺上窗戶上各放一個,但過兩三天後它們就偵察到了這裏的虛實,於是就繼續來搗亂。後來我就買來一些『摔炮』,一次一次地將它們趕走,但是趕走了這一羣,不知啥時候又來了另一羣。搞得你心煩意亂,只好不再管它。這幫傢伙比過去的敵人還難對付!」

類似這樣的行動,環衛處的清潔工們做得也許是最多的。有一段時期,他們早早地起來在各自負責的區域內對着烏鴉丁丁當當地敲鐵盆、摔鐵鍬,用各種聲音驚嚇它們,有人點燃鞭炮,還有人錄下警車的聲音播放出來嚇唬它們。但是,時間一長,什麼都無濟於事。清潔工趙春燕對記者說:「我們用了各種辦法,它們什麼都不怕,它們簡直是成精了。在這種情況下,後來我們就只好認服───它們愛咋的就咋的吧,誰也收拾不了它們了。」那麼,烏鴉爲何專門進軍薄熙來管轄和辦公的遼寧省省會?瀋陽爲何遭受烏鴉的襲擾呢? ,薄熙來能給姜維平判刑,可拿烏鴉就沒治了!看來真是一物降一物。

據東北大學一位生物學教授認爲:「烏鴉是一種主食害蟲、對人類很友好的鳥類。對於瀋陽的烏鴉之災,人們沒有理由去怪它們,因爲責任在於人類自己,今天它們已是迫不得已。所以說,烏鴉們是受害者,它們來到瀋陽屬無家可歸者!」記者請教過多位有關專家:怎樣讓烏鴉軍團撤離瀋陽?他們的回答如出一轍:「無計可施。除非人類改變自己!」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不祥之兆!萬隻烏鴉遮天蔽日 千萬條蚯蚓亡命逃難 2002/10/13 (16,472次)
烏鴉貓頭鷹鬧華北 天示警令人驚覺 2002/2/26 (16,525次)
吃死人的烏鴉大軍壓京 莫非等着收屍? 2002/2/20 (14,199次)
京城異象 年運不祥 2002/2/17 (13,302次)
紅朝末世異象出──烏鴉大鬧瀋陽城 2002/2/11 (12,559次)
寓言:馬蜂的威力 2001/3/14 (11,032次)
老烏鴉最偉大:《陸祀寓言》 (一) 2001/3/7 (11,801次)
【舊聞新說】遠華未了案:尉健行衝冠一怒訓斥賈慶林 2000/11/9 (19,292次)
給江澤民的公開信 2000/9/26 (12,706次)
FBI近日驚爆去布什農場的不是江澤民(多圖) 2003/3/22 (32,502次)
爲何李紀周等多位高官判刑後紛紛尋死(多圖) 2003/3/21 (42,118次)
家有內鬼國無寧日!政法公安會議狂爆黑幕(多圖) 2003/3/20 (24,232次)
反美情緒要保持!但七十所大學的反戰集會可千萬免了(圖) 2003/3/20 (18,891次)
軍方主動和江拉開距離 反江勢力迅速擴大(多圖) 2003/3/19 (26,025次)
世界大國嚴密注視江胡權鬥 美加英法俄不祝賀江當軍委主席(多圖) 2003/3/18 (28,383次)
軍隊不忠江!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新聞(多圖) 2003/3/16 (50,916次)
胡錦濤着着實實向江澤民轟了一槍(多圖) 2003/3/16 (37,500次)
現在,新華網上正跑着一行可笑的紅字(多圖) 2003/3/16 (27,250次)

得票率暴光江人馬慘敗 江前胡後好日子不再(圖) 2003/3/15 (26,942次)
98票反對122票棄權!江澤民留任軍委主席 衆高官反對三個代表(多圖) 2003/3/15 (25,930次)
壞菜了!江澤民兩會上向自己投了一顆原子彈(多圖) 2003/3/13 (40,323次)
賈慶林比巴金多54票 金正日比江澤民牛多了(多圖) 2003/3/13 (22,287次)
李鵬談爸談媽有根有梢兒 江澤民說爹論娘無頭無尾(圖) 2003/3/12 (35,401次)
人大選舉鬥智鬥勇! 逼江吃巴豆還要讓他「下水」不通(多圖) 2003/3/11 (22,070次)
江氏人馬民意測驗全軍覆沒 賈慶林黃菊遭彈劾再受非議(多圖) 2003/3/10 (26,723次)
江耍花招再施緩兵之計 萬里宋平等命其立即交權 2003/3/9 (35,164次)
臨別贈送十二個字!曾慶紅字字明貶江澤民(圖) 2003/3/8 (37,412次)
不是爲宋祖英!江澤民昨晚通宵沒睡(多圖) 2003/3/7 (51,744次)
我說,各位,要想謀殺老江,別用這麼損的招兒啊!(圖) 2003/3/5 (28,561次)
賈慶林依然耍春風!12億大案不影響政協主席 朱熔基心死拒現人大會議(多圖) 2003/3/4 (42,860次)
緊張兮兮的警察!誰是謀害兩會代表的殺手?(多圖) 2003/3/4 (18,257次)
政協花絮!渴望安樂死的巴金還大有用場(圖) 2003/3/3 (20,299次)
政協開幕一片光禿禿!黨和國家領導人蹊蹺地步入會場(圖) 2003/3/3 (24,870次)
朱熔基給江出難題難題不解 賈慶林大難不死死也要頂李瑞環(圖) 2003/3/2 (24,169次)
胡錦濤舊屬下否定三個代表 江澤民舉拳頭曾慶紅兩頭捱罵(多圖) 2003/2/28 (29,451次)
捱罵到幾時!曾慶紅正在江胡激戰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多圖) 2003/2/28 (22,471次)
九成八貪官養情婦 親子鑑定年達十萬宗 2003/2/28 (17,535次)
二份相同的暗殺名單!中央「二.二」特別專案組在行動(多圖) 2003/2/26 (27,558次)
爲何?!高幹子女移民年增四萬 三天賣出二點二噸金條(圖) 2003/2/26 (22,613次)
溫家寶下礦否定江氏十三年 江急令小曾儘量把消息拖延(多圖) 2003/2/24 (25,202次)
致江命的一擊!朱熔基揭出驚天大案 賈慶林請辭隱退已然太遲(多圖) 2003/2/23 (43,964次)
三代表入憲?江澤民李瑞環火爆舌戰 李鵬錦濤腹背夾擊(多圖) 2003/2/23 (32,875次)
老江,爲這事連祕書都捂嘴笑,您咋看不透呢?(多圖) 2003/2/22 (30,609次)
江宴請軍頭拉開內戰序幕 九常委背叛其自有苦衷(多圖) 2003/2/21 (30,49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