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谁能挡得住“润物细无声”的腐败?
 
文刀
 
【人民报消息】 厦门特大走私案中被判处死刑的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兼福州市公安局长庄如顺,说过一句很实在的话:“我觉得我经得起那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用不恰当的一句杜甫的诗叫润物细无声,这种我过不了”。庄如顺毕业于名牌大学中文系,即使在监狱接受采访也是一口的文采,但他却倒在了小学没毕业、被认为没文化品位的赖昌星的糖衣炮弹之下,成了一条“上了钩”的死鱼。

与庄如顺相类似的也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原厦门副市长赵克明,开始鄙视赖昌星送钱的贿赂方式,认为太低俗,但最后还是被赖昌星的“肉弹”击中,他面对记者的采访坦然说:“他只是没有办法,用女人来跟我做一种沟通,我是因为盛情难却。”由于赖昌星利用红楼小姐套牢了他,所以到后来对于赖昌星送钱也就不再推辞了,全心全意成为赖的工具了。

还有原厦门海关副关长接培勇,文化修养不低,赖昌星表示送他儿子出国读书、送他弟弟到香港定居、经商,送金卡,都被拒绝。但他喜欢书法,所以国内一些比较知名的书法家到厦门去,赖昌星就会把他们安排在红楼,把接培勇接来和这些书法家见面,还出重金购买了国内九位知名画家联合创作的《牡丹图》送给他,邀请他为远华牌香烟题写烟名,还送他一套限量发行的价值人民币6.8万元的绝版书籍。最后这位书法功底不亚于知名书法家的雅士也被赖昌星的“雅弹”击倒。

赖昌星说:什么规章制度都不怕,就怕这人没什么爱好。他就是靠摸透这些官员的爱好并设法使之满足,从而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钓物的。那么,作为一个人谁没有点自己的爱好哩?爱好怎么变成了一个人堕落的死穴呢?是赖昌星们这类“敌人太狡猾”,还是我们的干部欲望太多经不起考验?是今天市场经济气候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亦还是我们的制度缺陷太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的确,面对金钱美女、糖衣炮弹、“润物细无声”的腐败进攻,也有很多人经受住了考验。我们的媒体宣传里,生活中,也不乏出现“拒腐蚀永不沾”、“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清正廉洁干部典型,但今天人们大多记不住他们的名,而印象更深的、津津乐道的则是陈希同、王宝森、成克杰、胡长青、孟庆平、马向东这类挡不住腐败的官员落马。而且更多的人对单位里、生活中的一些小腐败现象已经默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当了官、有了权,就可以住好房子、坐好车子、上高级馆子、出境出国旅游、签报合理不合理的发票、安排子女就业等等,这些现象大家似乎都认为是很正常。大多数人的心态是贪污腐败诚可恶,但要是有一天我有了权力也要腐败腐败。据说有个媒体作过一个调查,问:如果有机会腐败一下,你也会腐败吗?结果居然有75%的接受调查的都作了肯定回答。社会上还有一句流行的话: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也流露的是这种心态。

人们的这种心态是不太正常,那么,是今天这个社会道德沦丧,精神崩溃,人心不古吗?也不是。恐怕还是要从制度设计上找根源。阿克顿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这句话对我国目前繁荣昌盛的腐败现象还是最好的注脚。

用阿克顿的观点来分析,我国目前腐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官员权力过多,二是权力受的制约太少。我国目前的社会制度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是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所以国家垄断了这个社会的主要资源,一些官员代表国家行使资源管理和制定政策的权力。另一方面,国家又鼓励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承认市场交换的一些原则。老百姓和民营企业要想办点事,都得求那些管制资源和掌握政策的官员,因此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以小钱求大钱的钓鱼贿赂方式对他们来说是最经济的,所以就乐此不疲。而我们现行体制在权力和官职的分配设置上,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逐级负责制,所谓的“全党服从中央”,官员对上负责。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也是自上而下,权力缺少制衡机制。因为腐败者可以通过贿赂的手段,赎买拉拢上面监督自己的官员,为自己找到保护伞。下面知情的群众,又没有制约监督罢免官员的权力,加之缺乏开放的社会舆论监督,所以权力成了缺少监督制约的权力,是“绝对的权力”,官员因权钱交易得到查处的风险较小,官员们通过这种腐败与不腐败的付出成本比较,自然较多选择了以权力换金钱美女的腐败行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在一个法治不力的时代只是人们的一种阿Q式的良好愿望而已。

中国目前的腐败,说是制度性腐败并不为过,彻底根治紧靠中央的从严惩处远远不够,必须从制度变革入手。首先必须减少、下放政府手中过多的权力,还权于民,改变目前执政党和政府垄断国家主要资源财富的现象。官员手里没有多少权力和资源了,腐败的机会和土壤就减少了;其次是改变目前自上而下的干部选拔、干部监督体制,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官员自下而上的推选制,建立自下而上的权力制衡机制,使官员对下面的群众负责,加大公民对腐败的监督权力,千百万群众的监督比三两个上级官员的监督绝对有力得多;再次是要建立开放的舆论监督体系,使独立的传媒履行社会监督的职责,使政府官员作为公众人物聚焦在公众视野之下,勤政廉政,不敢妄为。

谁能挡得住“润物细无声”的腐败?如果一个社会失却规范,放纵个人的欲望,一个国家攫取太多的权力和资源,却不能对掌握权力的官员行使有效的监督,谁都挡不住,也没有谁愿意挡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9/5/1558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