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胡平: 书评 “现代历史上最荒谬的一场政治迫害”
——《法轮功挑战中国》评介
 
胡平
 
【人民报讯】美国纽约的阿卡西图书公司(AkashicBooks)出版了一本评介中国法轮功的书,书名是“法轮功挑战中国”(Falun Gong%%$s Challenge to China)。这也是第一本全面介绍法轮功的英文书。作者叫丹尼·谢契特(Danny Schechter),是一位老牌记者,曾经获得美国的艾米新闻奖。

该书的副标题是“是精神修炼还是邪教?”。全书共254页,内容分为两部分,共19章。第一部分是关于法轮功危机的报导,有9章,再加上序言;第二部分是法轮功文选,有10章。

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法轮功文选”里,有法轮功大事记,有法轮功学员在中共迫害打压下的经历、报道和揭露,有中共官方对法轮功的批判讨伐,有世界各地法轮功学员的声明、抗议,有李洪志的个人简历,有国际人权组织和旁观者的报导及文章(其中有一篇刘宾雁赞扬法轮功面临文革式高压不屈不挠的非凡勇气的文章),有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官方反应,包括美国国会、国务院、国务卿、加拿大外交部长和澳大利亚外交部副部长等发表的支持法轮功维护信仰权利的声明、讲话和决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条文,还有李洪志的言论。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关于法轮功危机的报导”里,作者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法轮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法轮功能吸引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 为什么中共要倾全国之力去镇压这样一个非暴力非政治的精神修炼者群体? 法轮功是危险的邪教,还是对人的身心有益的一种修炼活动?在中共严密控制下的中国,法轮功是怎样联络、沟通、从而形成广泛的网络?在这中间,电脑互联网起了什么作用? 李洪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尽管当局扬言要在几个星期内消灭法轮功,但法轮功却坚持抵抗直到今天,为什么它有如此坚韧的抵抗能力? 如此等等。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作者首先从“理解中国”谈起,讲到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尤其分析了从文革的极端反资本主义到改革开放以来“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一巨大变化,从中国的社会变迁讲到国人的心态变化,说明了法轮功兴起的社会原因,进而介绍了法轮功信仰的内容和意义。作者认为,中共当局之所以要镇压法轮功,是因为它惧怕法轮功拥有的大量群众,惧怕这样一种在共产党之外的民间力量。诚然,中共镇压法轮功,部分地也是出于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但是作者提醒人们,马克思是辩证法家,马克思把宗教视为人民的鸦片,但同时也承认人有追求精神慰籍的需要。承认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社会根源。而对此中共官方却讳莫如深。

《法轮功挑战中国》这本书,一方面写到了中共当局对法轮功的残酷镇压,除了逮捕监禁外,更有法外施刑,手段极其残忍;不但破害炼功者本人,而且殃及家属,打击面很宽。作者把这场镇压称为“现代历史上最荒谬的政治迫害之一”。另一方面,作者也写到了法轮功的顽强抗争,写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声援。在作者看来,西方对法轮功事件的反应是“不冷不热”,比不上当年对八九民运的坚定热烈。对此,作者是不满意的。事实上,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唤起更多的西方人对法轮功的理解和声援。最后,作者引用亚洲华尔街日报一篇评论文章的话,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法轮功视为捍卫自身权利的榜样。法轮功已经成为推动变革的先锋。

《法轮功挑战中国》一书写成于今年六月下旬,最近刚上市。除了这本书,作者还制作了一部同名的电影记录片。
转自 大纪元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5/763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