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教了一辈子书,咋不是学校的人?
 
【人民报5日讯】92岁的金剑霜老太太已经在外打了一个多月的“游击”──她住了半个多世纪的那间小屋子正面临拆迁,现在,她有两种选择:一是收下26000多元的拆迁费,另找住处;二是按2000元一个平方预交30多平方米的购房款,超出现有面积的部分按每平方米2800元交钱。问题就出在这儿:与金老师同在一楼的老师们因为学校的优惠政策,每平方米只要交纳1000元!

同是老师,为何会有两般待遇?这种“不平等”震懵了金老太太,带着一肚子疑问,老太太颤巍巍地开始踏上“讨说法”的路途。

首先要找的自然是原先任教的学校── 老太太说学校的答复让她惊讶:“你不是我们学校的职工!”“教了20多年的书,怎么不是学校的人呢?”对此,学校解释道,从70年代她退休开始,她的档案关系就已经转到西市区民政局了,因此房子的事该找西市区。

老太太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什么时候被“迁”到他处。尽管心里想不通,老太太还是来到西市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介绍,金老太退休时,正值“文革”,按当时的政策,的确有一批教师的档案关系转到了我们那里。但按协议,民政局只负担他们的工资和医药费,其余都归学校管。

老太太一想也在理,于11月初的一天,再次来到长江路第一小学,接待她的是一位副校长,这位负责人却说:“我不认识你,你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我1949年开始教书,1957年调进原长江路第一小学,1973年退休。那时,你还没来呢!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怎么会‘不是我们学校的人’?”一气之下,金老太的老毛病一下子犯了,住进了省建医院……

学校的做法是否得当?记者采访了该校有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反复强调,学校是按政策办的!在货币化分房的过程中,只有档案关系在本单位的员工才能享受这一待遇。“若学校给一个档案关系不在本校的老师优惠,别的老师会有意见的!”

金老太的房子依旧没有着落。“钱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搞清楚自己究竟是谁家的人!”说着她搬出退休证和当年所获的奖状,上面的落款的确是“长江路第一小学”。“对学校,我绝对是问心无愧的!直到退休后,还在学校义务忙了几年,协助年轻老师的教学……”92岁的老人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转自12月2日《中国工商报》(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5/762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