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廈面臨倒塌危險
 
2000年11月11日發表
 
【人民報訊】大紀元11月10日訊,聯合國總部設計和建築本屬一流,然50年的風風雨雨已經使其日顯老態。日夜超負荷地運轉,外交官開會都需佔座兒,維修日顯迫切,但囊中羞澀,總部大樓不能拆也不能搬。

●設計和建築本屬一流

聯合國總部設在紐約,是聯合國大會1946年作出的決定。同年,小約翰·洛克菲勒把面對東河的42街至48街之間的土地用850萬美元(相當於2000年的7260萬美元)買下後贈送給聯合國。

總部建築羣原先的設計是最多容納70個會員國,主設計師是美國建築師沃里斯·哈里遜,他是着名的林肯中心和洛克菲勒中心的設計者。在他的帶領下,共有10名當年國際知名建築師組成的設計委員會,在較短的時間裏設計出這一名聞遐邇的建築物。即便現在,無論是旅遊者還是業內人士都對建築羣的設計津津樂道,稱讚不已。祕書處大樓的主體工程於1949年開工、1951年完工,耗資達6700萬美元(相當於2000年的4.63億美元)。大樓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材料和設備。最近的研究表明,原始建築物是高質量的,設計是新穎的,且富有國際特色。在能源和現代化觀念出現之前,該建築羣廣泛使用玻璃的設計創造了開放和透明感。

●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然而,50年的風風雨雨已經使聯合國總部日顯老態。1998年和1999年期間,數名專家對聯合國總部建築羣進行了詳細檢查和評估,發現了兩大類嚴重缺陷,在安全、節能等方面已經達不到最低限度的現代標準。聯合國官員已提醒人們注意,「如果發生火災,在大廈內的人的存活機會將小於在紐約相同建築物裏的存活機會」。這座大廈甚至有慢慢倒塌的可能。除了不安全感,數千名聯合國工作人員還要忍受大樓裏的地毯發出的臭味。此外,部分牆壁採用的石棉材料對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也有危害。

●外交官開會需佔座兒

同樣是由於缺乏資金,聯合國大樓裏的會議設施及辦公設備等硬件配置,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資金等國際機構相比已經遠遠落後了,其簡陋的程度非一般人想象。部分會議室仍在使用80年代甚至是70年代的聲控系統,有的小會議室連擴音和同聲傳譯設施都沒有。座椅的舒適度也遠不能滿足要求,個別會議室裏的座椅已經使用了近10年。會議越來越多,現有會議室已顯得非常緊張;同時,由於用於非正式磋商的小型會議室座位有限,外交官們就像大學生們上自習一樣經常要提前佔座。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聯合國大多會議室都設在地下或半地下。常年既無天然風,也無陽光可見,難怪參加會議的外交官們抱怨說:「這裏簡直是暗無天日!」

在地下室走廊,供外交官使用的上網電腦非常有限,且配置也不先進。外交官們在毫無遮擋的情況下寫信和閱信,根本就沒有什麼隱私可言。另外,專供臨時新聞人員發稿的場地幾乎沒有,更談不上什麼新聞中心了。

●囊中羞澀,總部大樓不拆不搬

儘管總部大樓已存在嚴重缺陷,但這個世界一刻也不能沒有聯合國。聯合國不會被挪出現有地址,也不會被徹底拆除重建,原因當然是由於沒錢。況且,美國也不會喜歡看到「聯合國」出現在世界上別的什麼地方。

根據測算,要推倒重建,費用最保守的計算也需近10億美元,搬遷費用也需2.2億美元。在總部以外地點舉行會議的費用,對聯合國及其會員國都將會形成大量開支。若要將總部搬出紐約,各國與聯合國有關的外交機構都會被迫搬遷,其費用更是無法估算。因而多數會員國不會輕易同意搬遷。所以,對現有建築羣進行比較徹底的維修和改造恐怕是惟一的選擇了。

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對大樓全面翻新。根據安南祕書長在本屆聯大提交的專項報告,他建議用6年時間對總部大樓進行改造,預計維修和增設服務項目達數百個,總預算將達9.64億美元。這筆錢到哪裏去找呢?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尋找自願捐款,包括現金或實物捐助。此外的可能解決辦法還有,會員國向聯合國提供無息貸款、聯合國向會員國發放公共債券、商業借貸等等。

還有一種說法是:既然總部設在紐約,美國聯邦或紐約地方政府應該對此慷慨解囊,因爲紐約甚至美國都從中獲得了無盡的商業利益。按照國際慣例,東道國應該對國際機構負起維修等責任。

眼下,聯合國總部仍在超負荷地運轉着,維修日顯迫切。祕書長要求會員國進行認真審議後,儘快着手進入實質性的準備階段。(轉自大紀元)
(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8,97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