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仙拱寿图(明代早期)。
【人民报消息】《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羽客、黄冠,皆称道士。”《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山海经》:“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故不管是“羽客”、“羽人”和“黄冠”都是指道士。 另外宋代米芾《西园雅集图记》:“雄豪绝俗之资,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西游记》七十三回︰“黄芽白雪神仙府,瑶草琪花羽士家。”其中“黄芽白雪”是指道家丹药,“瑶草琪花”是仙家种的奇花异草,“羽士”则为道士。《汉书‧郊祀志》:“五利将军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视不臣也。”而五利将军是指栾大,也是当时的方士,后人借“羽衣”称为道士。所以“羽流”、“羽士”和“羽衣”也是道士的别称。 原来道士有这么多的称呼,而且这些别称大都冠上个“羽”字,但这是为什么呢? “羽”就是羽翼,与道士神仙之长生、长寿有关,含有飞升成仙之意。道士修道的最高目标,就是白日飞升而成仙。因此道士称为羽人、羽流、羽士等,故得道成仙又叫做“羽化登仙”。宋代苏轼著名的《赤壁赋》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拾遗记》︰“燕昭王梦有人衣服并皆羽毛,因名羽人。梦中与语,问以上仙之术。”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羽人就是指仙人。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首诗的作者借着登黄鹤楼,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情结。诗中著名的黄鹤楼,其得名有许多神话故事,而这些传说都有“仙人乘黄鹤”在此休憩或经过。因为古人特别喜爱鹤,而且鹤是长寿的象征,鹤的羽毛也特别漂亮,所以鹤被称为“仙鹤”。因此,道士也就常被称为“羽人”、“羽客”了。△


































































打印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