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于朦胧案警方盖棺定论 查案10天抓3网民惹众怒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程曦报导)大陆男演员于朦胧在9月11日坠楼身亡,由于官方一直没有披露案情,导致舆论井喷,网民纷纷追查真相。随之坊间传出各种说法,并且将矛头指向了中共高层。终于,北京警方9月21日发布警情通报对于朦胧案盖棺定论,称于朦胧是酒后意外坠楼身亡,并对3名网友进行了查处。对此,网民依旧不买账。但国内发声渠道已经完全被封控,海外网民则持续为于朦胧发声。 据南方都市报报导,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9月21日针对于朦胧坠楼一案发布声明称,近日,37岁于姓男子酒后意外坠楼身亡,个别人员为博眼球、蹭流量,在网上编造、传播虚假讯息与影片,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通报还说,郑某、袁某、徐某目前已被立案调查,此外,还对一批所谓的造谣者进行了处理。 通报同时还声称,于朦胧坠楼的调查结果,出事发之后,公安机关立刻展开调查,除了调取监视器画面,还有经过法医检查以及现场勘验,排除他杀嫌疑,调查情况均有向家属告知,表示他们并无异议。 据国内网友转发到海外X平台的信息显示,该警情通报发出后,留言清一色都是支持警方的,网民为于朦胧喊冤声援的帖子全部被禁言。在海外X平台,网友被警方通告激怒,群情汹涌。 「警方查了十天最后抓了三个网友。」 「解决不了问题就是解决提供问题的人。」 「警方这十天不是调查案情,是去调查网友了。」 「雷洋之死也是警方辟谣,无法无天,只手遮天。」 「公信力没了,就算是真的,也没人相信。」 「国内社交媒体控评的蓝底白字,也就不那么可信了。」 「这份通告只抓人不透露任何案情细节,就是警告大众不要再乱说话。」 「先抓几个造谣的,然后水军,红v,营销号开始空瓶,质疑的全部永封,不到半个月,这件事全都忘了,这操作熟练的就像讲母语一样」。 「没立案没查就知道是造谣了,以后谁还敢信蓝底白字。」 「太早删除评论,封禁人了,绝对有事,如果不是有预料,做不到这种。」 「李文亮也曾经被警察因为造谣训诫过。中国人最懂中国人,警察抓人,那就说明这事肯定是真的。」 「有谁还记得当时疫情,也是先抓了几个人说造谣。。。。」 「有意思,警方不「通报」案情,却「通报」舆情。」 网友分析,「其实逻辑不复杂。既然能抓「造谣者」就说明警方知道什么是「谣言」,既然知道什么是「谣言」也就必然有已知事实或真相作为判断的基础。既然如此,警方在已知情、有依据、握真相的情况下为何不大大方方地发布官方「警情通报」以正视听呢?事出反常必有妖。」 还有网友指出,「于朦胧事件的关键,已经不在于真相到底如何,而是官方披露「真相」的方式。对于大众疑虑的案件,1、官方要不要因大众疑虑,就开启专门调查?2、官方公布调查结果的同时,要不要公布调查过程,供大众检视?如果这一次因大众疑虑就开启专门调查,是不是成惯例,以后照此办理?这才是官方最忌惮的!」 网友直指,判断是不是事实其实很简单,就看国内平台的封禁力度,很多时候辟谣就是造谣,造谣就是辟谣!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9/22/92445.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5年9月22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