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貝森特的全球經貿新秩序前景
 
趙曉
 
2025年5月1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2025年春,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連續在兩個重要場合發表主旨演講——一場在國際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一場在米爾肯研究院全球會議(Milken Institute Global Conference)。這兩場講話,一內一外,既重塑全球治理的宏圖,也勾勒川普2.0的內政藍圖,合起來構成了當下美國試圖打造的「新版全球經貿秩序」的宣告。 與4月22日萬斯印度演講異曲同工,貝森特清晰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川普時代的美國,不是要退出世界,而是要以更強主導力重返舞台中心;不是要壓縮全球化,而是要重構全球規則。 一、「IMF與世行必須回歸初心」:全球秩序的再平衡 在國際金融研究所的講話中,貝森特回溯了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的創立初衷——通過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行(世界銀行),協調全球經濟政策,恢復與維持平衡。 然而,貝森特批評如今這兩大機構都在「議題漂移」中迷失方向:過多聚焦氣候變化、性別與社會議題,而非其核心——國際收支失衡、匯率穩定、主權債務問題。 貝森特直言不諱地指出: 「IMF必須重新成為一個敢於講真話(truth-teller)的機構,特別是面對那些扭曲全球經濟的國家,不能保持沉默。」 貝森特點名批評中國,指出其經濟結構早已嚴重失衡,卻仍將自身問題外溢全球,破壞國際金融與貿易秩序。他說: 「中國的當前經濟模式實質上是通過出口轉嫁自身的經濟難題……不僅對本國構成傷害,對整個世界也構成風險。中國必須改變,而中國自己也知道這一點,全世界都知道這一點。」 他進一步批評,中國模式依賴壓低工資、行政手段維持匯率低位、長期積累貿易順差,卻不承擔相應的全球責任。貝森特質疑:為何IMF在面對這樣一個扭曲全球失衡根源的國家時,反而選擇保持沉默? 貝森特明確提出,IMF必須「敢於講真話(truth-teller)」,而不是「粉飾現實、維持現狀(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他點出IMF 2024年發布的《外部部門報告》(External Sector Report)標題居然是《失衡正在消退(Disbalances Are Dissipating)》,這在他看來是「盲目樂觀」,甚至是一種失職。 在貝森特看來,IMF已經不是一個道德中立的學術研究機構,而是一個應當維護全球規則、對制度異質國家進行矯正性干預的戰略工具。 他主張: 1. 對中國等長期貿易順差國家,應在年度報告中予以點名批評; 2. 重新激活改革附加條件貸款(conditionality lending)機制,把制度改革、政策透明、外匯機制等作為獲得IMF貸款的前提; 3. 要求IMF在匯率操控與資本賬戶開放方面,制定更具體的監督指標與問責機制。 這一系列主張,顯然不僅是技術上的「治理改進」,而是戰略性「制度對沖」:在無法直接改變中國制度結構的情況下,通過IMF這種規則工具,對中國模式進行國際性的矯正與隔離。 很顯然,貝森特的講話將「全球失衡」問題由經濟技術議題轉向制度與責任議題,意在發出明確信號——中國若想繼續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發揮作用,必須「接受規范」,而不是「借規則之名,行制度之利」。這是一次赤裸裸的「規則歸化攻勢」。 貝森特還強調:任何曾為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支持的機構,「一律無權參與烏克蘭重建采購」。 貝森特的發言是赤裸裸的權力主張,也是赤裸裸的規則再定義。 二、「我們要收割,你們可以一起來」:川普經濟藍圖最新描述 而在米爾肯會議上,貝森特則以企業家口吻向全球資本發出號召:「我們已經清理了土壤、播下了種子、施好了肥,現在是時候收割了——你們要不要一起來?」 這背後是川普政府三大支柱政策的協同作用: · 關稅:保護制造業與供應鏈,重塑貿易平衡; · 減稅:激勵研發、投資、設備購置與新建工廠; · 放松監管:通過審批改革(permitting reform),把大型項目的審批時間從數年壓縮到數月。 支撐這一切的是川普的能源主導戰略(energy dominance agenda)——在天然氣、核能、儲能型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應投盡投」,為工業回流提供能源底座。 貝森特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那句名言結尾: 「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永遠不要押注美國失敗)。」 他強調,美國經濟是反脆弱的(antifragile),每一次危機後都能重建,並變得更強。 在我看來,貝森特這番話不僅是對投資人的邀請,更是對全球盟友的提醒——別賭他國贏,別賭美國衰。美國正以更堅實的產業基礎、更明確的資本政策,重新主導全球資本的去向與制度走向。 三、從「去全球化」到「再設計全球化」:新經貿秩序的輪廓 貝森特的兩場講話,繪出了一張清晰的新秩序圖景: · IMF與世行:收縮議題、回歸宏觀、強化問責,向「東大」亮劍; · 關稅與供應鏈:擺脫對中國制造與補貼資本的依賴; · 能源與審批改革:構築美國再工業化的「硬地基」; · 資本吸引機制:打造「全球資本之家(home of global capital)」,歡迎「友岸投資(friend-shoring)」與「價值同盟」。 這不是傳統意義的「去全球化」,而是一場「再設計全球化」——美國不再默認全球市場按自由競爭運行,而是明確誰能進場、用什麼規則、與誰結盟。 四、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回爐再造」 要徹底理解貝森特,需要回顧過往。因為這一切,其實早有歷史原型。1944年,二戰尚未結束,美國已召集盟友,在布雷頓森林會議(Bretton Woods Conference)上設計了戰後世界秩序: · 美元錨定黃金,成為全球儲備貨幣; · IMF與世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融資穩定器; · GATT(後來的WTO)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 這套體系的潛台詞是:制度趨同 + 市場開放 = 可控全球化。 然而,進入21世紀,這一邏輯遭遇破裂。其中特別是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後,並未如美國所預期從自由貿易轉向價值認同與「制度趨同」,反而以「中國特色」異質經濟模式融入並主導了全球價值鏈。貝森特所詬病的包括: · 補貼導向產業擴張; · 匯率操控拉低出口成本; · 利用規則但不認同規則,在國際機構內「合約佔位」,卻不參與規范共識。 貝森特的話,正是在這一制度錯位背景下的回擊: 「幾十年來,美國誤以為他國會自動推動全球平衡。但現實是,他們掏空了我們的制造業,破壞了供應鏈,甚至威脅國家安全。」 這當然不僅是憤怒的抱怨,也是制度重構的起手式。所以,貝森特的講話,就是「美國版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動員令:清洗漂移、收攏使命,打造一個以規則為工具、以盟友為邊界、以發展為導向的美式新秩序。 五、制度 vs. 利益:全球化進入「混合時代」 貝森特講話不僅配合川普經濟政策,更揭示出制度對抗背後的戰略底色: · IMF/世行將逐步陣營化,優待「規則一致國家」; · 資本流向開始政治化,近岸、友岸(friend-shoring)、去風險(de-risking)等將成為常規; · 發展中國家被二分:制度相容者受援,制度異質者「畢業」或被邊緣; · 全球化進入「混合秩序」,規則不再一體化,而是「制度島嶼」之間的摩擦與協同。 結語:川普主義的「制度升級」 貝森特特別強調「美國優先」不等於「美國獨行」,所以川普主義並非「孤立主義」。他所描繪的也並不是「美國第一」的反全球主義的版本,而是川普主義的「全球化制度升級版」: · 不是簡單退出,而是通過規則優先重新進入; · 不是打碎舊秩序,而是用新制度重構新秩序; · 不是單純遏制中國,而是要制度性孤立「中國模式」。 這正是貝森特反復強調的: 「美國優先,並非退出,也非獨行,而是領導。」 如此看來,布雷頓森林體系並未結束。制度之爭引領的全球化新潮,才是未來全球化的真正主戰場。美國現在做的,是要讓世界重新回到它設計的牌桌上。△ (轉自「雲上迦南」)
 
分享:
 
人氣:80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貝森特:關稅戰三步計畫
美財長:川普「請君入甕」 中共陷困境(圖)
美財長敦促加、墨對中國施加同等關稅(圖)
亞股走高 美財長提名人誓言確保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
川普提名貝森特任財長受投資人歡迎 歐亞股市星期一紛紛上揚
川普提名貝森特出任財政部長
「金磚五國」擴員?習近平普京反美新秩序沒戲
G7峰會 英美籤新大西洋憲章 奠定新秩序(圖)
 
趙樂際不妙了?川普關稅切斷中共金源 【 #曉坤話時局 】| #人民報
趙樂際不妙了?川普關稅切斷中共金源 【 #曉坤話時局 】| #人民報
中國人想逃都難!2025年護照難辦,出入境限制更嚴!︱#人民報
中國人想逃都難!2025年護照難辦,出入境限制更嚴!︱#人民報
四中全會前風聲鶴唳!習近平軍權被架空、黨內四面楚歌,
四中全會前風聲鶴唳!習近平軍權被架空、黨內四面楚歌,
美議員爆料UFO真相!外星人水下基地曝光?真相令人震驚!
美議員爆料UFO真相!外星人水下基地曝光?真相令人震驚!
崩了!一夜間水果市場崩盤,高端水果集體大跳水!風光不再,
崩了!一夜間水果市場崩盤,高端水果集體大跳水!風光不再,
中國00後找不到工作,買不起房,看不到希望,但卻思想獨立,
中國00後找不到工作,買不起房,看不到希望,但卻思想獨立,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