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共推出「提振消费方案」 民众:经济困境难解(图)
 
中国经济萧条,无论是第一线城市还是偏远乡镇,商场、市场都出现倒闭潮以及摊贩人数比顾客还多的现象。(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3月16日,中共官方新华社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有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消息。该方案提出8个方面30项措施,涵盖增收促消费、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升级等,旨在唱响「光明论」,刺激内需、提振经济。 那么,这份方案真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救命稻草吗?还是仅仅又一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尝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房地产低迷、地方债务高企、出口放缓,居民消费意愿下降。虽然上述方案推出「增收促进行动」,试图提高工资和财产性收入,但具体路径模糊。比如,如何才能「稳股市」?目标虽好,但股市波动大,短期刺激政策难以转化为持续性消费。此外,在经济疲软导致劳动力过剩、企业承压之下,又如何实现工资增长呢? 外界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增长乏力、消费疲软,其更深层的原因与大量工薪阶层民众收入不足和社会保障措施不完善有关。相比欧美疫情后的大手笔补贴,中共渐进式的政策调整或消费券发放模式,显然对维持市场信心不利。在「老年人生气勃勃、青年人死气沉沉」的现实中,医疗、教育、养老压力让每个中国家庭都难以大胆消费,而所谓的「政府决心」似乎更像一剂经济的止痛针而已。 中共总理李强在「两会」上发布政府工作报告,2025也被称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但在所谓的「十四五」和「十五五」之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传统优势正在削弱,美中贸易摩擦日趋升级。这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显然是聚焦于国内政策调整,但对如何应对外部冲击却几乎付之阙如。 正如中国网民所说:消费疲软只是经济问题的表象,背后是更复杂的结构性挑战。在这些问题被真正触及之前,中国的经济困境恐怕难以迎来真正的转机。△(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17/8951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