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欧美扩大生产 中国稀土不再「稀有」
 
【人民报消息】中共近年增加稀土产量被指欲用来作外交筹码,即使稀土价格已跌至3年低位,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与储量国,中共并未「放软手脚」,令外界对中国供应过剩的情况更加担忧。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日经亚洲》引述评估机构Argus Media的数据指出,稀土17种元素之一的「钕」(Neodymium)价格较去年7月底已下跌23%,另一元素「镝」(Dysprosium)更是跌了24%;中国稀土产业协会公布的稀土价格指数也下跌约20%。 物料只要添加小量稀土就能提高效能,故稀土又被称之为「工业维生素」,主要用来制造电视、雪柜等基本家庭电器的永久磁铁,后逐渐应用到电动车、风力涡轮机和机械人等方面,然而,尽管绿色能源转型可望带动稀土需求,但自2022年初以来,稀土价格却呈螺旋式下跌。 多元供应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基金报》报道,去年仍有获利的稀土上市公司第一季业绩全面崩塌,包括「中国稀土」亏损约2.89亿元(人民币,下同)、「广晟有色」亏损3.04亿元、「盛和资源」亏损2.16亿元,仅「北方稀土」小幅获利5205万元。 市场人士指出,中国稀土供过于求是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当局透过采矿配额扩大生产,今年上半年的生产配额,国营矿业公司生产13.5万公吨的稀土,较去年同期增加12.5%。 另一方面,欧美国家亟欲扩大国内稀土生产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北方稀土」坦言,地缘冲突加剧,稀土是各国竞争的战略资源之一,随着资源勘探和产业开发加快,以美国、澳洲、缅甸、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稀土多元供应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稀土产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华尔街日报》早前引述Adamas Intelligence董事总经理卡斯提鲁斯(Ryan Castilloux)指出,中共宁愿在某些环节出现严重亏损,也要帮助实现下游目标,例如把电动车出口到外国,做法跟不顾经济效益压低「锂」价格如出一辙。另有意见认为,中国生产过剩稀土,可能是为了挤压国外生产商的利润空间,阻碍开发稀土替代品。△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1/8424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