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光棍节」好景不再 消费降级情绪弥漫市场
 
【人民报消息】中国最大的购物季节双十一「光棍节」(11月11日)的销售活动已经开始,但大多数商家和零售分析师们对今年的光棍节销售不太乐观。他们预计,今年的销售情况充其量是不温不火,主要原因依然是面临消费降级压力的消费者对中国的经济困境持悲观态度。 据美国之音报导,「光棍节」最早是由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2009年发起的,其目的是动员单身人士在这个持续数周的购物季节好好犒赏自己。整个购物活动在11月11日「双十一」这一天到达高峰。全国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往往为争夺顾客纷纷推出各种降价促销措施,展开一场激烈的价格大比拚。 在京东注册的一个家具商吴前表示,他到京东平台希望利用这个机会清理库存,也许还能勉强赚点小钱。但他预计此次活动不会带来整体销售增长。 路透社引用这位吴姓商人的话说,「消费者不再等待购物节才购物。」他补充说,中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多元化意味著他们全年都有多种选择。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深陷严重衰退,国际贸易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导致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缓慢和就业市场一片萧条。 北京当局在9月下旬虽然推出了多项力度更大的经济体刺激措施,但其中许多措施的具体操作细节尚不清楚,这些措施是否能够对消费者信心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还有不少不确定性。 46岁的郑莉女士表示,她过去非常重视「光棍节」,会抢购衣服和日常用品,但现在不再这样了。 路透社引用这位女士的话说,「今年,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冲动。」 「也许我会给我儿子买一件羽绒服,」她补充说。 根据数据提供商Syntun的估计,去年主要电子商务平台的累计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了2%,达到1.14万亿元人民币。这与曾经常态化的两位数的增幅相去甚远。 独立电子商务专家卢正旺对路透社说,「现在一切都很安静」,「厂商越来越理性,商品交易总额(GMV)不是核心追求,利润才是。但现在获取利润很不容易,竞争超级激烈,只有降价才能卖得出去。」 最近两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经济环境日益艰难,大幅降价成为商家促销的重要手段,连阿里巴巴和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在面临拼多多等廉价电商平台竞争的时候,都不得不挤压成千上万的小企业的利润。 路透社说,有迹象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随著阿里巴巴国内电商部门一系列友商措施的出台,商家面临的压力将有所缓解。京东和拼多多也提出了采取了类似的举措。 阿里巴巴本月早些时候表示,今年「光棍节」销售活动的方针重点是保护商家免受过度价格战的影响。这个方针的具体表现是,「不卷低价卷优惠,不倦价位卷品质」。比如,淘天提出不再围绕标准品、标准款拼低价,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差异化和创新。 上观新闻说,天猫在「双十一」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商品界面上只有两个价格,即折扣前价格以及叠加各种优惠后的到手价格,消费者只需要看到一个到手价,下单更简单。 这种操作似乎符合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据中国媒体报导,一名姓苏的24岁的待业青年表示,今年的光棍节,她没有像往年那样做好攻略,原因很简单,就是消费降级。 她的购物车里只有面霜和两支护肤品。面霜原价280元,各种优惠之后,最终190元到手,她还比较满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23/8595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