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土地?(图)
 
刘晓
 
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曾创作过一篇题为《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短篇小说。(网络图片)
【人民报消息】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曾创作过一篇题为《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短篇小说。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个叫帕霍姆的农民,他为了养家糊口,一直辛勤劳动,但却仍没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生活十分贫困。因此帕霍姆常常想,只要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一天,帕霍姆听说邻邨的一个拥有300公顷土地的小地主想卖掉自己的土地,于是和家人商量后,倾其所有并借了一部分钱,支付了50公顷土地一半的款项。帕霍姆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在自己的土地上,帕霍姆借来种子,开始耕种,并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他用了一年时间就偿清了所有债务。于是他也成了一个地主,「可以耕种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晒干草,砍自己的树,在自己的牧场上放牛。当他去耕地或者察看庄稼、草地的长势时,心中充满了欢乐。」 可是有一天,帕霍姆听说伏尔加河地区有人在大量卖地,不少曾经一无所有的人买地后都成了富户,他非常心动,便卖掉了土地、田产和牲口,前往那个地区。果不其然,帕霍姆的生活比以前强了十倍。他买了大片的耕地与草场,还养了许多牲口。 起初,帕霍姆对一切都还比较满意,但渐渐的,他不再满足,希望拥有更多的土地,种更多的麦子。不久,他听说在遥远的巴甚基尔,只要与当地的头领搞好关系,就可以买到十分便宜的土地。他遂把田产交给自己的家人看管,然后带领一个仆人启程前往巴甚基尔。 帕霍姆将来意告诉了巴甚基尔人,并给了他们的头领一些礼物。头领告诉他,他们以天为单位卖地:「你一天走多远,走过的土地都是你的,而价格是一天1000卢布。」「但有一个条件:如果你不能在当天返回出发地点,你就将白白失去那1000卢布。」巴甚基尔人会跟著帕霍姆在走过的土地上做记号。 帕霍姆听了非常高兴,就与头领约定第二天清晨一破晓就集合,然后在太阳升起之前赶到出发地点。第二天一早,帕霍姆就出发了,他走了很远很远,但仍舍不得往回走,太阳偏西了还是不知足。等到太阳落山前,他竭尽所能跑了回来,但已是精疲力竭。最终他摔了个跟头就再没起来。帕霍姆死了!巴甚基尔人咂了咂嘴,表示他们的同情。 随后,帕霍姆的仆人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他埋在了里面。帕霍姆到底需要多少土地呢?他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 帕霍姆对土地无限追求的过程或许让人世间的每一个人深思: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房子、多少衣服、多少食物、多少金钱、多少名车名表呢?想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受欲望的驱使,去追求那远远超出我们自身需要的东西,并为其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之烦恼、伤心。然而,到头来,一切转瞬成空,哪个能在百年后带走呢? 托尔斯泰曾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中国人也说:「知足常乐。」只是世间有几人能做到呢?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7/8559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