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0月10日发表
人气:11,186 分享:
|
|
知善不为的姚好问 家道衰落(图) |
|
静远
|
|
 认定是善事,就一定要全力去做。若能改过向善,也可以弥补损失,消去罪业而增加福报。(公有领域) |
【人民报消息】认定是善事,就一定要全力去做。若能改过向善,也可以弥补损失,消去罪业而增加福报。如果总是迟疑不做,不纳善言,自己不能真正的主宰自己,将会给自己造下罪业,悔之已晚。
明朝人姚好问做邑令时,行为谨慎,做官廉洁,没有失去德政。但是耳根子太软,容易轻信别人的话,结果造成利益归于下吏和差役,而别人的怨恨却归于自己。
一次,正当晚春时节,连续下了四十多天的雨,各个乡里纷纷汇报灾情。姚好问亲自前去勘察,看见高处的旱田里水干涸,两季麦子没有损失,只有西乡两处低洼地有几百亩田地淹没在水中。
姚好问想以局部灾害申报,跟随的吏役却说:「本县各个乡里平安稳定,这里虽然被水淹没,几天后水退了,仍然可以补种其它粮食。如果分类别呈报上司,恐怕牵扯到责难查问。」
姚好问明知吏役出于私心怕费事,但他也怕惹麻烦,于是隐瞒灾情没有上报。结果征收赋税时,受灾的田地与取得丰收的田地一样收税。
姚好问曾经想建造免费学校、修造普济堂以及搜集从前贤能之士的祠堂庙宇,用以扶危济困,但都被书役阻挡,他就打消念头。
已过五十岁的姚好问仍膝下无子,经常因此忧愁。一天,姚好问的母亲生病昏迷,苏醒后对他说:「我见了幽冥的官吏,他说,你做人廉洁谨慎,本来该有孩子,但是每当碰上行善的事,明明知道应当去做,却常常被别人的言语而阻挡了。比如呈报灾荒这件事,受灾地难道可以隐瞒不报吗?以前西乡被水淹了,你隐瞒灾情,以致灾民受到征税催逼,只能卖儿卖女纳完粮赋,这罪恶太大了,所以遭到报应。」
「冥官还说,愚昧的人由于不明事理,还可以姑且宽容饶恕,而明知善事不去做的人,存心不求进德的人,这是上天深深厌恶的。冥官还让我转告,想要有后代和多福,必须勇于做好事,不怕艰难,不能苟且偷安,行善久了自会获得吉祥福分。」
姚好问虽然听了母亲教诲,但是每当文书吏役说谗言仍被迷惑,以至于循环往复,不能振作。最后官职被免,家道衰落。△(有删减)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10/85688.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