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面临经济下行 中国金融会议重提党领导机制
 
【人民报消息】中国五年一度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日前闭幕,会议重申要完善党领导机制,化解正面对的金融风险,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连续两天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周二(10月31日)在北京闭幕。根据中国官媒的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提到,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同时,要防范和化解风险,包括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 会议特别提到,金融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强调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对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提出六个「监管」,包括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等。会议还要求,要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并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学者:谈金融风险提过去监管问题 有甩锅前人意味 台湾东华大学新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松兴认为,中国这次会议有提到国有银行受到大型房地产开发倒闭带来的打击,以及地方债务严重等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但没有提出具体化解的方法,却谈过去的监管有问题,似乎想把责任推给前人。他表示,强化党对金融的监管未必能解决问题。 陈松兴:「强调金融工作监管的重要性,如果要把所有的金融的权限都收到党中央来的话,就是要听习近平,而习近平又不是特别懂金融,甚至何立峰也不一定,所以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疑虑。有谈到过去在金融管理上面一些的问题,现在要急着打贪的话,很多银行业放款时会收紧,但在经济和实际上是需要放宽,存在自我矛盾的问题。」 评论:过度强调监管金融恐导致反噬效应 经济学者司令也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下滑的阶段,金融监管宜松不宜紧。但习近平在这次会议继续强调一切归党管的态度,如果在金融领域也要建立处处管的大监管文化,可能出现反噬效应。 司令:「中国政府的矛盾是,习近平把金融当成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其中一个工具,等于是把金融监管工具化。完全错误的定位导致了越搞金融,越丧失活力,使原本想要大展手脚的外企和民营企业现在恐怕都要三思而后行。」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认为,中国有吸收之前监管平台经济用力过猛导致的反效果,目前监管金融领域时不会再下重手,但过往曾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外资需要时间观察才能重建投资的信任。△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1/2/7848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