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财政和金融失衡 中国面临系统性风险
 
【人民报消息】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严重的财政和金融失衡已经将中国、中国领导层和全球带入未知领域。即使有中央政府为金融系统背书,也无法挽救颓势,甚至处于岌岌可危的边缘。 中国经济衰退论可休矣?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对债务问题奉行拖延政策。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最新评论指出,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退却,地方债务岌岌可危,而银行体系暴露于这两方面风险之下。 有传统观点认为,即使这是金融危机的先兆,但在中国体系中,政府为金融系统做靠山,而技术官僚也可以把控局势以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上述分析指出,这种观点已经严重过时。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发布的一系列报告显示,中国除利息外的预算赤字在GDP中所占比例居高不下,今年达到了7.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提高了对中国政府赤字的预测,即到2028年,上述比例将升至7.8%。此外,尽管中国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幅达到4.9%,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中国经济预期,认为中国未来四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仅为4%,低于一年前的4.6%预期。 上述分析认为,这使得中国摆脱债务泥潭的难度大大增加。 近年来,地方政府项目投资回报率急剧下降,高昂利息待偿、土地出让收入暴跌,使中国地方政府陷入债务危机。 中央政府采取行动能否奏效?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导,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估计累计达到了94万亿人民币。中国官员已经意识到这些风险并采取行动。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今年8月,中国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前往10余个财政情况最严峻的省份「查帐」,并直接向总理李强汇报。 然而,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情况不容乐观。美国《华尔街日报》另有报导指出,今年5月,贵州省贵阳市财政局承认技术手段化债已「基本穷尽」。9月,内蒙古政府宣布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以帮助偿还2018年之前的高息债务。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中国问题专家马永哲(Martin Chorzempa)告诉《华尔街日报》,中国债务规模过大、经济增速缓慢,无法掩盖不良贷款。此外,他还担心,习近平领导的中共当局治理质量已经恶化。△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24/7832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