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王士嘉"操节比琼瑶" 孝感动天母亲死而复生(图)
 
周晓辉
 
王士嘉为人端重、践履笃实,他与尚书胡濙「并以忠厚称」。史书说「凡其所行莫不尽诚」。

【人民报消息】王士嘉,字道亨,号裕庵,山东武城人。五岁时父亲死于战乱,由母亲教养长大。他的母亲程氏「任地百亩,勤力桑麻」,不仅「德为乡邻所推重」,且又「少从女学,颇知诗书」。在母亲的悉心培育下,小小年纪的王士嘉聪敏好学,少年时便显露出才华。 十二岁时,王士嘉已能赋诗吟咏,其写的《古塔诗》中云:「浮屠何代建,峭拔入云端。绝顶登临处,摩挲星斗寒。」诗中高七层的庆林寺塔相传建于唐代,现存碑记载明嘉靖年间重修,是武城历史上的著名景致之一。迄今,在塔的内壁上仍可以看到宋、元、明、清历代文人的诗文,王士嘉十二岁所做的这首诗也在其中。 当时乡里的先生刘中行看到此诗后,深为惊异,说道:「寇莱公『举头红日』之句,不过是也,他日必至公卿。」寇莱公指的是宋代著名的大臣寇准,其同样是天资聪颖,年少时就写出不少好诗。刘中行将王士嘉的才华与寇准相比,并预言他将同样位极人臣。 任县令勤政爱民 性敏善断 王士嘉二十岁通过拔贡进入太学学习,在太学期间,其才华让太学诸生都十分佩服,他还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亲自召见。几年后,他被破格任命为大同府山阴县县令。山阴百姓粗旷彪悍,王士嘉就教他们学习礼仪。他勤政爱民,鼓励农桑,常常深入有困难的农家帮农户种田,并根据百姓的勤惰予以奖励。感知到县令的仁爱,山阴百姓莫不化服。 史载,王士嘉「性敏善断」,就是思维敏锐,善于断案。史书上记载了他任县令期间断的两个案子。 一个案子是盲人失金案。夏日的一天,有个盲人随身携带一百两银子赶路,因为喝醉酒便躺在城南荆树下睡着了。等睡醒后,发现银子不见了,惊骇之下,遂到县衙报案,很多人都跟着到县衙门口看热闹。 王士嘉接下案子后,对众人说:「那棵荆树为妖孽,应当出城审问。」众人听了都十分纳罕,不知县令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便都跟随去看看县令如何审问。 与此同时,王士嘉却令手下衙役秘密查看不跟随出城之人,果然抓到一个仓惶失措之人,经审问后,果真是偷钱者。 另一个案子说的是王府失窃案。一日,山西代王府发生一件怪事,府内的银子和宝钞(明朝纸币)连续丢失,但蹊跷的是,失窃屋子的门窗完好,外面的封条也没有被撕开过。钱财究竟如何丢失的? 百思不得其解的代王素闻王士嘉的大名,遂将其召到府上,请他查看。王士嘉来到王府后,仔细查看现场,发现楼顶的气窗好像有进出的痕迹,但显然不是人遗留下的痕迹,因此怀疑是猴子所为。 于是,王士嘉请王爷下令召集全城耍猴人带着各自的猴子到王府。待这些耍猴人和猴子到王府后,王士嘉命人在每只猴子面前扔下一沓宝钞和几个银块。其它猴子都无动于衷,只有一只猴子飞快地捡起宝钞和银子,转身递给主人。 如此真相大白,这只猴子的主人就是偷窃者。自此之后,王士嘉断案如神的名气更响,邻县有破不了的疑案,也要请王士嘉出马。他又断了不少奇案。 孝感动天 自小由母亲抚育、教导长大的王士嘉,与母亲的感情非同一般。在山阴任县令期间,他将年逾七十的母亲接来奉养。一次,母亲患病,王士嘉早晚侍奉母亲服用汤药。然而,虽然他尽心侍奉母亲,母亲的病还是日渐加重。 一天,母亲忽然气绝,王士嘉哀号不止,声彻天地,很快他的母亲死而复生,时人皆认为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能臣干吏 一心为国 在做了十年县令后,王士嘉任饶州监陶官,经他手烧制的三十多万件瓷器,皆按约定时间交货,且件件无瑕疵。明成祖永乐初年,王士嘉又被擢升为陕西按察佥事,其所到之处再无冤民。此间,他还破获震惊朝野的劫贡大案,随后被改授为工部都水员外郎。 在母亲去世服孝三年期满后,王士嘉被任命为工部虞衡司郎中,负责皇宫营建事务。当时建造北京紫禁城的大量木材都堆积在紫荆关,山西军民防备偷盗,担心有失,朝廷便派王士嘉处理,他将一切都安排得十分妥当。 此后,王士嘉又先后任北京行部工曹郎中、陕西右参政、礼部右侍郎。在任行部工曹郎中时,他建议经运河北去经过临清的船只,可捎带临清贡砖,并根据数量抵销一定的榷税。此举不仅受到带砖者的欢迎,而且可以将大量贡砖运入北京,减少朝廷的运输费用,保证紫禁城的建设。 又因为王士嘉知晓古今礼仪之事,在士人中享有清誉,他被推荐任礼部右侍郎。因为其为人端重、践履笃实,他与尚书胡濙「并以忠厚称」。关中大旱时,皇帝派他前往祈雨,雨随即下了起来。史书说「凡其所行莫不尽诚」。 清廉好善 清誉振世 王士嘉为官十分清廉,正统四年秋,北京暴雨成灾,他在北京所住的房子坍塌。英宗皇帝知道其家贫,就命有司「赐第东安门外」,还赐给他砖瓦木料让他自己修建住宅。在英宗皇帝的眼中,王士嘉「仪观魁伟,性度开爽,为人狷介,持正不苟,家无余赀,士林高其行」。 1441年,年逾七旬的王士嘉经再三上书,才获准辞官。临行前,英宗不仅赐酒,而且发给他回家的路费。都城门外格外热闹,几十名朝廷大臣为王士嘉践行,他们中有内阁首辅杨士奇、杨溥等。当时「送者车百辆,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依依惜别时,众人纷纷赋诗颂德相赠。 杨士奇赋诗曰:「平生操节比琼瑶,身荷天恩到五朝。为国一心常耿耿,历官双鬓已萧萧。西人每见谈仁政,故吏频闻诵教条。独恨相逢各迟暮,白驹那复永今朝。」 回到武城后,王士嘉闭门谢客怡神养性,整日手不释卷,有时教导后辈,乡人都非常敬重他。 王士嘉历事五朝,虽然享有厚禄,但所居之处、所吃的东西都如寒士一般。如果见到贫穷而求助无门者、孤而不能婚嫁者,必定给予资助。这样的例子很多。 景泰六年十月十二日,八十七岁高龄的王士嘉病逝于家中。他临终的遗言是「忠厚传家,清白继世。勿请谥封,封必辞」。 王士嘉病逝后,代宗皇帝亲自派人来武城为王士嘉送葬,将他的名字钦入乡贤两祠并载入竹帛国史简。时任吏部尚书的王直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称其「功业日章」「誉望四驰」。谈迁所著《国榷》卷九十二,称王士嘉为官「深得圣上宠信和幕僚敬仰,在朝中享有『勤厚谨慎,克能佐理,才德老诚,清誉振世』之美誉」。 (参考数据:《双槐钞卷》、《明史》)△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1/22/7380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