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君子比德如玉(图)
 
贯明
 
人们佩玉在身,以此自勉,作为自己的人生启示,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规出格。

【人民报消息】中国古代文人把梅、兰、竹、菊尊称为花中四君子。这四君子确实各具特色:梅,傲雪凌霜、高洁坚贞;兰,空谷幽香、清逸典雅;竹,虚心有节、坚韧不拔;菊,冷艳清贞、花中隐士。 如同韬光养晦之君子 如果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更高层次上来评述高尚的人格,还有一种「鲜花送美人、美玉赐君子」的说法。孔子在《礼记.聘义》中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由此可见,在孔子那样的思想境界中,君子是人格审美之典范,他把君子的人格比拟为美玉。 玉不同于其它的物质,它本来只是一块顽石,散落于山野乡间而无人识荆,不经几番雕琢不成器,可一经琢磨之后,终会绽出让世人瞩目的光华。 玉的光华,不像钻石、金银全折射于外、喧哗夺目,也不像水晶、玻璃一览无余、欠缺实质,而是内敛于自身,时日越久,越能回味无穷。这样的性格很像韬光养晦的君子高人,用美玉来比喻君子,实在无比贴切。 玉之贵重 因有九种品德 古籍《管子.水地》中说:「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抟彻远,纯而不淆,辞也。」 用白话文讲就是:玉所以贵重,是因为它表现为九种品德。温润而有光泽,是它的仁;清澈而有纹理,是它的智;坚硬而不屈缩,是它的义;清正而不伤人,是它的品节;清明而不垢污,是它的纯洁;可折而不可屈,是它的勇;优点与缺点都可以表现在外面,是它的诚实;华美与光泽相互渗透而不相互侵犯,是它的宽容;敲击起来,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是它的有条理。玉的质量坚硬而不伤人,展示了玉的高洁。 规范人们的思想修养 中华民族文化是神传给人的,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以美玉之质比君子之德,儒家思想对玉赋予道德内涵并作出精辟的诠释。儒家认为,玉既是完美天赋的象征,那么人就应该依照他的属性来完善自我。 孔子说过「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将玉与君子联系在一起,规范着古代政治家和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修养。道家则认为,「圣人被褐怀玉」,意思是说穿着朴素,但怀揣美玉。劝导人们应该守住自己的天赋,不要迷失先天本性。 古人爱玉,并非纯粹是因为其外在的美丽,而是重其内涵,因为玉器是品德的象征。人们佩玉在身,以此自勉,作为自己的人生启示,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规出格。 君子温润如玉不重名利 《诗经.卫风》的诗中写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这位文雅的君子,就像经过仔细地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样。说明君子之美要经过高度的人生修行才可以获得的,就像获取美玉一样,需要有一番磨砺的功夫。 因此玉器的磨砺就如同人的修炼一样,在磨难中才能得到灵性的升华。君子温润如玉,可是美玉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品格,所以如玉的君子虽然谦谦度日,却也有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磊落。他不在乎名利、不计较得失,处处替他人着想,可是却不会软弱可欺。 玉的光华内敛于心,君子的锋芒也不会时时显露,但毕竟还是有锋芒、有光华的,一有所需,就会如出鞘的利剑,锐不可当。外表谦和,心则刚直,大事不让,小利不争,又始终不缺乏善解人意的风范。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真君子,才能配得上美玉的性格。高尚的品德就是道的显现,必能造福于世间。「玉在渊则川媚,玉在山则草泽」,所在之处皆能受到其正气的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风涵容万物,惠泽四方。△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5/3/7255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