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化腐朽为神奇 米开兰基罗的《戴维像》(图)
 
秋月
 
《戴维像》是米开兰基罗青年时期的作品。

【人民报消息】《戴维像》是米开兰基罗青年时期的作品,不仅为他奠定了文艺复兴大师的不朽地位,也成为佛罗伦萨人的骄傲和佛罗伦萨的精神象征。 根据瓦萨利《艺术家列传》中的记载,《戴维像》在米开兰基罗动手之前,原来是一块废弃的石头。有一位雕刻家西蒙.达.腓耶索在雕制一个人像时不慎失手,将这块大理石在两腿位置中凿坏一个大洞,看来残破可怜,似乎不可能再雕出一件完整作品了。 当时的意大利首长庇耶罗.索德利尼想把它送给达文西(达芬奇),后来又想交给渴望得到的雕刻家安德烈亚.康杜西。米开兰基罗知道后,想尝试这件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他为了争取这块石头,事先做了周全的准备。他到现场仔细地把石头重新衡量,计算好如何依照既有形状创作雕刻,然后向索德利尼提出计划,索德利尼最后同意将这块大理石交给米开兰基罗。 米开兰基罗首先做了一件手执投弹器的戴维像蜡模,之后又在大理石四周用台架和厚板立起屏障(米开兰基罗在作品完成之前向来不允许他人偷看),开始埋首工作。在大理石原先被凿坏的部份,米开兰基罗有意在石像边缘保留下部份凿痕,细心的观赏者到今天还可以发现这些细节。 由于米开兰基罗细密思虑的创作,使一件废弃了的东西,又奇迹般地复活过来。 当这座庞大的雕像完成后,要如何运到西格诺利广场去又引起了讨论。结果是基利阿诺.达.桑伽洛和安东尼奥两人造了一座坚实的木架,把雕像用绳索吊在上头,以减缓搬运时的摆动,慢慢送往目的地。在绳索上,米开兰基罗设计了一个滑结,当重量增加时,这个结便会自动绷紧,他还画了素描来解说这个结实和安全的负重设计。 当索德利尼看到戴维像立在广场上,心里十分高兴。可是他还是故作行家地批评戴维的鼻子太厚了;米开兰基罗注意到这位行政首长说这些外行话时,是站在雕像的正下方,从这个角度往上看是无法看清全貌的。虽然不以为然,米开兰基罗却也不想让长官难堪,便智慧地抓了一把大理石屑,爬到雕像肩部的鹰架上,作势敲动凿刀,并撒落带上去的石屑,然后向下望着这位监督的首长说:「现在再看看如何!」索德利尼答:「好多了!你真把它点活了。」 五百年来《戴维像》的精巧匀称、优雅的相貌、从容的意态和蓄势待发的气势,都令人赞赏。正如米开兰基罗自己所言,他的雕刻就是「将禁锢在石头中的生命解放出来」。米开兰基罗也借着这尊戴维像,暗示了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应像戴维一样勇敢地保护人民,以及公正地治理人民,才能真正统有整个佛罗伦萨。△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26/7034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