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之水乳交溶(3)(多圖)
 
——中華神傳文化之玄妙
 
道生
 
2017年9月9日發表
 
此爲銀河系,周易推演的是舊時銀河系的理,現在的銀河系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羑(You)裏古城,位於河南湯陰縣,古爲商紂王監獄,因西伯姬昌對殺人如麻的紂王嘆息一聲,便被囚禁在此七年,九死一生,根據周易推演出文王《周易》。

【人民報消息】「闖」此象可代表:馬從門內穿過、猛衝、魯莽行事、奔走謀生、勇往直前、開闢出路……這些都是「闖」的意思,也是「闖」字的字象,此象內涵很廣,包羅萬千,取馬從門內穿過之形,以代此象。 再如將「馬」與「又」組合在一起:「又」甲骨文爲「」,是一隻手的形象,原義表示用手抓住、控制等。將它們相合後,就形成新的一象,此字象名爲「馭」。取控制馬匹之形,代表馴服、控制等意……。 再比如「日」與「月」合爲「明」;「木」與「木」合爲「林」、「森」…… 看了以上事例,我們會發現:文生字,與八卦生周易的機理是相通的,即「易」之理。中華神傳文化的機理是根據天上的文字演化的,凡人再怎麼造字也是沒有「根」的,所以沒有內涵。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中華文字的造字法歸爲六類,分別是象形、指示、轉註、假借、形聲、會意。筆者認爲這種分類方法不夠準確,沒有讀懂中華文字的奧妙與機理。筆者通過對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認爲中華文字其實是對「象」的運用,是根據「易」理造出來的,雖然目前漢字中,存在大量「形聲字」,但不存在「形聲」這種造字方法。 什麼是「形聲字」?就是根據字形來發音。舉個例子「誅」字,「誅」是由「言」和「朱」組成,有簽署死刑命令的意思。「言」表示語言,即命令;「朱」表示紅色,古代判處死刑犯用紅筆。根據字形,「言」在「誅」這個字中不佔主要位置,被稱作「言字旁」,也就是偏旁,而「朱」才是這個字的主體,所以「誅」發音爲「朱」。 目前已知的人類文字中,基本都是表音文字,而漢字卻是音、形、義三位一體的。漢字在以「形」表象、表意的同時,又能以形意御音,兼具表音的功能,這是人類其它語言文字都不具備的特點,所以漢字中存在大量「形聲字」。也就是說「形聲」只是漢字音、形、義三位一體的特點的展現,而不屬於造字法。中華文字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經過了幾次大的變形,若將文字都對應到最遠古的甲骨文,就能看出其較原始樣貌,會發現中華文字是建立在「易」理基礎上,是對「象」的運用。 中華文字,每一字都是一象,每一象都對應着銀河系,其內涵及作用,是現代人永遠都無法知曉的。而中國共產黨,把正體字稱作繁體字,把自造的沒有靈魂、失去內涵的文字稱爲簡體字,中共進行的所謂文字改革,其根本用意是爲了割斷炎黃子孫與神佛的連繫。 ◎ 文字生詞 在漢朝有一本書叫《焦氏易林》又名《易林》,共十六卷,由西漢著名易學大師焦延壽撰寫。焦延壽是搖錢占卦法(即六爻納甲法)的鼻祖京房的老師。《易林》源自於《周易》,它在周易六十四卦的基礎上,將其倆倆相合,最後生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都撰有一首卦辭,但是沒有爻辭。《易林》主要用於占卜,相對周易更具象,卦象更小,更易理解與應用。 八卦生六十四象,是對應着我們銀河系的「易」之理。越到表層展現得越具象、越繁雜、內涵越小,所以最後有了四千零九十六象。 文字也是一樣。文生了字後,又繼續相合生出詞與詞組,這也是由「易」理所貫穿的。但是這些詞與詞組都是有源頭、有來歷的。現在有幾人知道? 比如「猶豫」這個詞,我們都知道它是代表遲疑不決的意思。但是追到這個詞的源頭會大吃一驚:原來「猶」和「豫」是兩種動物! 《康熙字典》裏面解釋說:猶,是一種猿類動物,長尾巴,生性多疑。豫,是一種卷鼻象類動物。上古時,河南地區盛產大象,這在商朝甲骨文中多有記載,河南省簡稱爲「豫」,看到這個解釋就能理解爲什麼了。字典又解釋說,猶、豫分別爲兩種獸類動物,都生性多疑,進退不定,所以稱多疑不決的人爲猶豫。 再看「影響」這個詞,現在只知道影響是指某件事物所產生的效應。查一查來源:這個詞語最早出自於《尚書·大舜謨》,原文爲「惠迪吉,從逆兇,惟影響」。意思是順從天道而行就吉利,背離天道就兇險,這就像影子跟隨着身體,聲音產生的迴音一樣。原來,影是指影子,響是指回聲。身形一動,影子馬上跟隨;聲音一發出,馬上有迴音響應,這就是影響。當我們了解詞義的時候,馬上感覺不一樣了,以後用到這詞語時,就感覺它有氣息了,不再是死的。這就將封死的詞語,重新注入內涵,建立象,使其慢慢活過來。 六、有生命的漢字 說漢字有生命,這並不是一種比喻,而是客觀存在的實事。本章將與讀者一起去親身體會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 如何學習文言文 古人在開始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根本不去強記每個字的意思。古人從小在私塾讀書的時候,私塾先生開始只教認字、寫字,然後就拼命的讀書、背書,根本不講解每個字詞與文章的意思。等讀了幾年,把各大古書經典都背熟後,突然哪天,意思自己就全通了,全明白了。 而現代人學古人,會去強記每個字固定的幾個意思,這路走偏了,也是不明白中華文字的機理所造成的,這樣學出來的只是「死古文」,所學的字是死的,沒有氣息。因爲一字就是一象,裏面是活的,包羅萬千,可隨意而用,任意變化、引申,充滿靈性與氣息。真正精通古文的人,每個字在他手中都是活的,他是用象,而不是用字,這包羅的內涵就太大了,寫出的東西意境與內涵就廣博無邊。而強記的那些固定意思,只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是死的,就像周文王給《周易》填上的卦辭與爻辭一樣,只是經驗的總結,反而把象給封死了。也如同現代中醫治病,只記住古人整理出的固定藥方,根本不懂醫理、藥理,不懂辯證施治,不能靈活運用,所以這樣的中醫正在死去,或已經死去。 古人學習時,不死記意思,大量背誦,就是在思想中建立起字象的感覺,使思想深處與字象形成對應,達到共鳴,當到一定的時候,就全部通了,活了。人體與宇宙是全息對應的,外面有什麼,裏面也有什麼。剛學習之初,內象如同混沌,還沒有分象,在以外象不斷相感的情況下,內象亦會慢慢相應、共鳴,慢慢對應外象而分出象來。經過一定的時間,當內象與外象完美相感相應,達到內外相通、共振和鳴的時候,就內外相合,渾然一體了。 這裏談的只是機理,不談具體方法,因爲掌握了文字的機理,每個人就可以自己去決定方法了。 ◎ 古文之象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上古文獻之一,收錄了自堯舜至春秋時期的上古文章,也是中國古代最難讀懂的古書之一。連唐朝大文豪韓愈都感嘆的說,《尚書》讀起來佶屈聱牙。[20] 因爲《尚書》是用上古文字(如甲骨文等)表達出來的,文字越古,其象越大,人類就越難懂。我們現在解字,一般都把這個字對應到它最古老的版本來解,這樣解出來的最接近元始意象,內涵最大。

傳說周文王曾以此井爲生,因廟宇荒廢,古井榦枯,重修羑里城後,羑里古井又重湧甘露,堪稱奇蹟。

周文王給《周易》寫的卦辭與爻辭非常晦澀難懂,後人對他的同一句話多達幾十種解釋,每種解釋都不一樣。自古以來解釋《易經》的書多如牛毛,但沒有一個人能真正把它解釋透徹的。有人認爲,周文王是在被商紂王囚禁期間作卦爻辭的,因形勢所迫,才故意以隱語的形式寫出,寫得很隱晦。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這是不明白《周易》的內涵所造成的錯誤認識。如果是這樣,那後來孔子在晚年給《周易》作象辭、彖辭時,爲何同樣晦澀難懂? 周文王給《周易》寫卦爻辭時,將象用的非常之大,因爲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將《周易》之象下固定的定義,使後人無法有更深的理解。 ◎ 文言文與現代文 我們有時讀古文,心裏明白它的意思,但翻譯成白話文之後卻往往感覺詞不達意,怎麼挖空心思也無法表達明白自己想要說的,這就是因爲現代漢語太淺白,沒有內涵,沒有「根」,而古文之所以用詞簡練就可以表達出很大的意境,令人心領神會,是因爲古文背後有神傳文化的內涵在加持。 古文的基本單位是字,非常靈活簡單。將古文拆開,就是一個個的字組成的(典故與固定名詞除外)。而古文中的字是一個個的象,而象與上天可以對應、溝通,所以古文承載的內涵非常博大。 現代課本里或網上文章對古文進行這麼註解那麼註解,然後再用繁瑣、死板的語法去束縛它,是因爲現代的漢學家、白話文大家們不知道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因爲他們根本不信宇宙中有神。如此,古文字中的象就被固定在一個很低很淺的層次,固定爲幾個死板不變的意思,使中華神傳文化中的內涵離神越來越遠、越來越失去能量。隨着人類道德無可節制的下滑,就使文字中的「神」氣消失殆盡。 ◎ 漢字與英文 在中華神傳文字體系中,幾千年來,中國人僅靠幾千個通用漢字,便足以應付人類的一切發展變化,並綽綽有餘,這是因爲來源的緣故。而其它任何的人類語言文字都達不到這一點。 拿英文來做個比較:馬(英文是 Horse)、雞(Chicken);小(Small/Little);男性、雄性、公的(Male);女性、雌性、母的(Female)…… 中文遵循「易」理,能用簡單的搭配來表達出所需明白的一切。像「小」與「馬」或「雞」相結合,便生成「馬駒」「小馬」、「雛雞」「小雞」等概念。而英文則不行,必須爲這一新事物造一個全新的單詞,如小馬無法用Small+Horse表示,小公馬不能用Small+ Male +Horse來表示,否則單詞的長度將無限冗長,最後會使這種語言的信息含量越來越低,不再適合於人類表達而無法使用。所以必須爲這一事物造一個全新單詞來表示,如:小馬(Foal)、公馬(Stallion)、小公馬(Colt)、母馬(Mare)、小母馬(Filly)、小雞(Chick)、公雞(Cock)、小公雞(Cockerel)、母雞(Hen)、小母雞(Chicken)等等,沒有規則可循。 因爲人類的其它語言文字無法遵循「易」理,所以沒有生命力。隨着人類發展,英文詞彙量將無窮盡增長,使得該語言越來越臃腫、雜亂,直至完全超出人類的記憶和使用能力,而最終無法實用。 中文越拆越活,能量越大。而英文只能拆爲一個個單詞,單詞再拆就成了一個個字母,就散了、死了,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英文只能拆到單詞這一層面,再拆就沒有氣息了,它只是沒有源頭和生命的符號。 所以筆者推斷:未來人類共同的語言文字,將是漢字,其它的語言文字將在新世紀中被淘汰。 七、算卦與測字 周易八卦不是人創造出來的,是上天根據銀河系的理送給人類的禮物,讓人知道「天人合一」與「冥冥之中有定數」的道理,保持對上天的敬畏。 因此,對於人來說,周易的內涵非常大,包羅了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和變化,可知過去與未來,所以也可用來預測。文字與周易的機理是相通的,所以文字也可用來預測,所以自古有測字這個行當,當然必須用正體字來測。 其實這些都是對「象」與「易」理的運用。下面舉例對比一下,這樣可能更直觀。 唐代張說的《梁四公記》中記載了「梁武帝射覆」故事。「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射覆就是隨便將一物體掩藏起來,然後讓人通過易經占卦,佔出所藏的是什麼東西。 在梁武帝天監年間,有一次梁武帝令人做一個覆,與百官一起射覆。 當時太史剛剛捉了一隻老鼠,便偷偷將這隻老鼠裝在匣子裏封好,當作「覆」呈給了武帝。武帝占卦,起得水山蹇卦(艮下,坎上)變爲火雷噬嗑卦(震下,離上)。武帝佔成後,又命令羣臣佔。 武帝與其他八位大臣將各自寫好的佔辭放在蒲墊上,令罣闖也參與占卜。罣闖對武帝說:「聖人占卦,是利用象來辨別事物,皇上已佔了一卦,就不用另外再佔,請求依從皇上所佔之卦進行預測。」 武帝應允了他,罣闖便根據武帝所佔之卦撰寫佔辭,寫完後也放在蒲墊上退回一邊。 全部佔完後,便開啓「覆」,宣讀大家的佔辭,看誰的佔辭最準確。 武帝佔辭說:「先得蹇卦後得噬嗑卦,這說的是它的時辰。蹇卦下是艮卦,上是坎卦,這就是它的卦象。坎卦的卦象中包含有陰暗、隱伏、偷盜,與其相應的生肖是老鼠,所以裏面是隻老鼠。它在蹇卦所表示的時間裏出來活動偷吃東西,因其動而變爲噬嗑卦之象,噬嗑卦的卦象包含有刑罰、懲惡,所以被捉住。 在噬嗑卦中有四爻爲無咎,一爻爲利艱貞,這五爻都與偷盜沒什麼關係;只有第六爻占斷爲兇,爻辭是「荷校滅耳」,意思是戴上枷鎖、割掉耳朵。這是因爲偷盜而遭到災殃,所以這隻老鼠是死的。」 唸完武帝的佔辭後,羣臣高呼萬歲,武帝也因自己佔中了而洋洋得意。 接着又開啓其他八位大臣的佔辭,說的五花八門,沒有一個佔中的。 最後開啓罣闖的佔辭,也佔中了,但與武帝佔辭不相同,罣闖的佔辭裏說:「現在這個時間剛好屬王相吉日,所以一定是活老鼠。卦象由蹇卦(坎上,艮下)變爲噬嗑卦(離上,震下),即上卦坎變爲離,下卦艮變爲震。坎有陰晦之象,離有光明之象;艮含靜止之象,震含動之象;即由陰暗到光明,靜止變爲動。老鼠本應在陰暗處活動,白天靜止,現在變爲大白天活動,因失其屬性,所以必然被抓。 八月爲金,是金盛之月,鼠爲子,金生子,金代表的數爲四,這老鼠必定四隻。離爲日,太陽過了中午就會偏西。離卦第三爻的象辭說,太陽偏西,不會長久啊;第四爻爻辭說,死了後扔棄。所以太陽偏西后,老鼠就會死掉。」 看到罣闖佔出是活老鼠,比武帝佔得更準,文武百官大驚失色,於是刁難罣闖說:「你的佔辭說有四隻老鼠,現在匣子裏裝的只有一隻,這是怎麼回事?」罣闖說:「請把這隻老鼠剖開。」 武帝信佛,不喜歡殺生,但遺憾自己沒能佔準。到了太陽偏西時,那隻老鼠果真死了,這才令人將它剖開,果然發現大老鼠肚子裏還懷着三隻小老鼠。△(未完待續) 註解: [20] 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人民報首發,有修改)

 
分享:
 
人氣:263,54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