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播音员李易去世 活着的不易(多图)更新
 
黎梓
 
2013年7月26日发表
 



7月23日,赞美中共的「好声音」李易猝死,年仅50岁。



农民携带单车靠一根细索过江,真乃名符其实的冒险家。
与李易口中的「美丽中国」天壤之别!



大国崛起的年代,每一步回家路都可能粉身碎骨!



载人飞船屡屡上天之时,农村孩子们用砖头当作业本写字!


【人民报消息】7月23日,50岁著名播音员李易猝死,北京晚报7月24日报导的第一句话就是:「这里是中央电视台……」这个招牌式的声音从此消失了。

这句话似乎不光是说到猝死的李易,还暗含着说到「中央电视台」的命运。

7月25日,中共党网人民网发表新闻《中国痛失好声音,播音员李易去世》。党开腔了,党真的心疼了,不是心疼男播音员李易50岁壮年去世,而是心疼这么好的声音不能再为党吸引人了。

殃视报导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配音演员、语言艺术家李易因患急性白血病,医治无效,于7月23日凌晨1点51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0岁。」

没有多少人知道被称为「著名播音员、影视广告配音专家」的李易,因为他在殃视和中央电台工作,出的只是声音,而没有镜头。

1986年李易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本科毕业。毕业后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近三十年来,他参加过大量电视剧、译制片、专题片、广告片的配音工作。其中江泽民当政时期,他配音的《中国1997》获国家政府奖。

1987-1997,李易主要为影视剧配音,如译制片《环游地球八十天》、《克莱默夫妇》、《刺杀肯尼迪》、《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电视剧《张学良》等;专题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孙子兵法》、《改革开放二十年》、《邓小平》、《圆明园》、《再说长江》等;北京电视台固定栏目《环球影视》等。

报导说,1997年以后,李易「主要从事广告及专题片配音,其中为中央电视台五套、三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中国之声》等节目片头包装配音。」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份殃视的摄影记者工作指南,网友说,看了这份指南,只能说这个政府已经没救了。为这个没救儿的政府长年「包装」配音,那会有什么好结果呢?

电视台制订的拍摄指南  


电视台制订的拍摄指南。
这里有一份电视台制订的拍摄标准,其中包括:不要拍到领导抽的烟;不要拍到领导戴的表,不要拍到领导的皮带;不要拍到领导身边的女人……,还有,不要编辑传送当地领导的单独画面。

文件还被网照下来,不过不全,是从第11个要求开始的:

11、稿件中如通篇都是主要领导的要求指出,应尽量拍摄编辑传送与会人员认真听,认真记录的画面。

12、拍摄编辑引进项目签约或项目开工仪式时,要多选择角度表现,如项目工程设计图,规划图,仪式上的推土机、挖掘机等空画面,不要镜头只对着领导,把领导一扫就完事。

13、领导到企业、农村调研时,一定要有调研对象的空镜头,如车间生产、田间地头农民作业的镜头等,而且镜头要丰富,要固定。光线不足时,要打灯,补充光源,不然领导的画面会很难看。

14、领导调研时与群众交流时,镜头也不能只对着领导,要有交流对象的反应的镜头。

15、要善于抓住一些富有表现力的镜头,不能总是拍一帮领导走来走去,特别是在路上前呼后拥的镜头。

16、下雨时,不要拍到旁人给领导打伞的画面,有损领导形像。

17、按照最新领导对口接待的要求,今后省委常委、副省长来考察调研深入县区的稿件,如市委书记、市长陪同的,不要出书记、市长的画面,即使拍了,编辑传送图像也要注意,不要编辑传送上来(特别要求的除外)。

18、画面要干净,吃东西、交头接耳、吸烟玩笔打手机、坐姿不雅等画面不能拍,而且画面上最好不要有水果的镜头。

一切新闻都要假、骗、忽悠,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维持和巩固这个山寨政权。所以,谁为这个目地辛勤工作,谁就是在伤害十几亿中国人民,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越对中共迷惑观众的节目敬业,寿命越短。例如殃视男主播罗京,光字典就翻烂了五本,结果48岁就死了,丢下了46岁的老婆和14岁的孩子。罗京死了,殃视停播了吗?!

李易生前常没日没夜工作

殃视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和李易是中国传媒大学同年级的同学,李易工作特别勤奋,经常没日没夜地干活,「这种活(配音)真是特别辛苦,但是他的气息控制什么的特别好」。

据刘文介绍,纪录频道开播以来,大部分频道的标志性宣传片都是由李易配音完成的,李易算得上纪录频道的「频道之声」。在刘文看来,李易的声音厚重真诚、富有磁性,有穿透力,非常有魅力,听到他的声音很容易让人产生画面联想。但配音界的同行认为,多年来保持着刻苦、执著、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他成功的关键。

北京晚报7月24日报导说,在配音界与李易齐名的另一把好声音齐克建接受采访时如此评价:「李易在广告和专题配音上非常出色,他天生条件不错,声音感觉非常完美,这种厚厚的完美声音很多,但李易是不可替代的。做到今天这个份儿上,没有刻苦努力,没有对事业的追求、执著与兢兢业业是不可能达到的。他能够几十年来如一日的那么认真,做到那么精,每一个片子都努力做好,追求完美,一贯坚持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很不容易的。」

李易曾说:「只要是成熟的中年男声我都可以表现。所以,我是『万金油』型的,配抒情的也行,配气宇轩昂的也没问题,配神经兮兮的也不差。圈里人都说『李易好使,什么都能来』。」

中共的纪录片都是假大空,标志性宣传片毒性最大,制作毒性最大的片子等于是慢性自杀。「好使,什么都能来」在民主国家是件好事,在共产集权国家可就是害人害己的坏事了。

李易猝死的原因和罗京一样

李易从发现白血病到死,前后也就一个多月,他自己和家人、朋友都没有心理准备,死神降临的太突然。

与李易自传媒大学毕业起熟识的另一个「好声音」齐克建说,就在上个月(6月),两个人还同在一个录音棚录专题片,「当时我看他脸色不太好,还劝他要好好保重身体……今天竟接到噩耗……太可惜了,关键是他太年轻了,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也许正因为「还有很多事可以做」,所以和罗京一样,不让他做了!

2013年上半年,李易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了,党太重视他、依靠他了,十八大前后,有大量的虚假「纪录片」和伪造的所谓大型「文献片」都要他配音,他几乎每天都在用「厚重真诚、富有磁性、有穿透力,非常有魅力」的声音在录片子、改片子,「事事亲力亲为」,努力做到让观众和听众「喜欢」。这正是李易和国人的共同悲哀。

堂弟李立回忆说:6月17号发现病症,马上入院治疗,一个月身体就支撑不住了,我们找了相关领域最好的专家,但是很遗憾,没能控制住病情,去得很突然,甚至没来得及交代身后事。因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需要非常干净的无菌环境,病人本身丧失了免疫力,非常容易感染,医生希望不要有过多人探视,所以他几乎没有通知朋友,只交代了一些未完的工作安排。很多朋友昨天(7月23日)得到噩耗都很震惊。即便在临终前,医院做了一些特殊安排,但家属也都没有完全都进去见他最后一面,加上朋友总共只有六个人见到他。

北京晚报报导说:李易遗体告别仪式将于7月27日八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一个不可替代的好声音将被替代!

党损失的是在中国大陆不绝于耳的一个好工具好声音,而李易失去的是自己拥有的唯一生命!


堂弟李立说的一段话很值得活着的人反思:这个(白血)病让家人猝不及防,我们和医生分析病因,真的很难解释,因为在家族遗传史里并没有人得过这种病。发现病症前,他的身体一直很好,仅仅有些高血压。

「家族遗传史里并没有人得过这种病」证明祖上并没有传给他猝死致命的病,那么这种病是从哪里来的呢?!

不可替代的好声音只能用来救人

频道总监刘文表示,李易的去世是中(共)国纪录片「声音形象」的巨大损失。


李易的再说长江不再。
他曾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性格坚毅的肖申克,他曾是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性格乖戾的章鱼哥,他更以浑厚的嗓音为观众「再说」渐渐死去的长江、美化连救命恩人都杀害的周恩来和下令六四屠杀的邓小平,歌颂活摘器官的江泽民留下的烂摊子……。

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之后播出的第一部片子《美丽中国》就是李易配音的。

中共统治的中国美丽么?最近,维权的残疾人坐着轮椅去北京首都机场撒传单诉冤情被阻,只好扔自制炸弹,扔之前一再告诉身边的路人:离我远一点!怕伤害了他人。

报导说李易是无数观众和听众心目中真正的「中(共)国好声音」。李易的《美丽中国》和那些用不可替代的好声音制作的假纪录片假文献片毒害了多少中国人?!

李易逝去的启示

2002年,李易创建「北京世纪名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并被聘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专门教年轻人如何成为「好声音」。

人民网报导说,李易不但自己「本人工作认真、敬业,」「在配音工作中经常还会帮助修改文稿,」粉饰太平。最麻烦的是,他「除了自己的配音工作以外,对于培养推广年轻的配音人才也非常热心,一直在做扶持优秀配音员的工作」。

也许从李易的主观愿望来看,是希望能改变年轻配音人才的境遇,但从客观情况来看,他是在干坏事,是在帮助中共培养更多的能迷惑国人的罪人,是在害这些年轻人和无数的听众与观众。

殃视频道总监刘文说:李易生病的事情,是十多天前他的合伙人告诉我的,因为我这儿有些片子还等着他改。李易让他的合伙人通知了两个人,一个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另一个就是我……

刘文还说,纪录频道即将于8月开播的《发现肯尼亚》是李易住院前十几天配音完成的,当时有三四处需要修改的地方,本想等李易出院病好了之后再做修改,没想到这部片子竟成了李易的「绝唱」。

对于合作近十年的好伙伴李易的去世,刘文表示非常痛心,说他的死是中共国纪录片「声音形象」的巨大损失。

看完这段新闻,感叹之余不由得想到:老天爷阻止了李易使用好声音继续为中共涂脂抹粉、包装形象,等于是救了他与无数观众听众。这对十几亿中国人包括他自己在内,何尝不是好事。△

(人民报首发)

 
分享:
 
人气:81,13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