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江泽民政府官员改称“哥”
【人民报消息】《广州日报》报导,目前,在县市和基层一些官员相互间热衷于开口闭口称“哥”。

其一,这种称呼透着一股俗气。大伙儿都在机关里共事,这哥那哥,恭维不暇,遇事互相包庇,闹得单位纪律涣散,办事无原则;工作无效率,出了问题也是不了了之,最后落得腐败之风滋长,腐烂一窝,垮掉一批。

其二,这种称呼夹着一股帮气。既是哥们儿,就难免“名正言顺”地搞点小圈子,结点小帮派,哥儿们为了“圈子”利益,排斥异己,打击正义,把一个单位搞得黑白颠倒,乌烟瘴气,致使一个单位行动难统一,工作难开展,凡事难落实。

其三,这种称呼带有一股匪气。你位高权重,当然尊你为“哥”,你像一把大伞,小兄弟们就靠你罩着了。不正当要求,你给我通融,捅了漏子,你给我摆平,你是大哥嘛,我当然唯你是从,你要钱与色吗?我给你去捞取,你有甚么麻烦,我给你去搞定。

如此里外横行,霸气十足,颇有点黑道的做派,有的哥们儿甚至直接与黑恶势力沆湿一气,为害一方。

中纪委、中组部通报:在换届中,查证出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有七百多名非党员担任处、局、厅一级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还有的非党员连任二届省委委员和常委,成为党内奇闻。

政协换届,面向工商界,内定三档价:全国政协委员,需捐赠一千万元;省政协委员,需捐赠五百万元;地市级政协委员,需捐赠一百万元。各占比例控制在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

这就是江泽民政府!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小笑话:江泽民和王冶平的共同语言(图) 2002/3/9 (24,548次)
一个神奇的故事和几张令人震撼的图片(多图) 2002/1/7 (30,232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