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江泽民的「多语言癖」尽显全国人大会议
 
【人民报消息】江泽民在此次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同江苏代表团座谈时,一度使用了上海话、扬州话和英语等在大陆并不通用的语言,让人叹为观止,但官方通讯社中新社却肉麻地报导说:「让人感到亲切」云云。

 读过这篇新闻的人不禁要质疑:「在没有几个懂英文的江苏代表团里,听到江泽民的英文,会有几个人感到亲切?」

 江泽民作为一个堂堂国家主席,在对国内百姓讲话时,非得用英文,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借此卖弄学问,二是他无法用中文表达自己,只好用英文来表达,但英文表达的效果,是让在场的大多数人听不懂,也感到不受尊重。

 其实江泽民的英文也只能在不懂英文的部分国内老百姓百前「秀」一下,就像向一群不练太极拳的人展示他们的「白鹤亮翅」功夫一样。九○年代北京就广泛流传一个笑话。初掌大权的江泽民为控制舆论,亲自到新华社视察工作,当他见到一名外国专家时,我们套用一句中新社的话说,是真的「感到亲切」,于是主动用英文向他打招呼,问他来自哪个国家。那位专家回说「New Zealand」,江没听懂,追问一句,对方再回答一遍,江还是不知所云。对方只好用中文回说「新西兰」(纽西兰)江才恍然大悟。事后这位专家一直后悔没有直接用中文回答他。

 中国大陆推广普通话多年,甚至连广东人、香港人都被强制排除万难,要学普通话。但江泽民作为国家领导人却经常不分场合,见什么人都讲上海话、扬州话甚至还来几句湖北话,这除了说明他有语言天赋外,对推广普通话实在没有什么好处,更会让大多数感到「不亲切」。况且,方言代表的是故步自封,是自守。曾提出「三个代表」理论的江泽民是否要提「四个代表」理论,加入代表方言这一项?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3/16/1971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