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河山」!中國民主黨今天發表嚴正聲明
 
2002年12月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流亡海外的中國民主黨今天以「還我河山」爲題,發表聲明,公開譴責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位十三年,撥國庫鉅款向俄國購買武器,簽訂多項國界條約,出賣中國北方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相當於四十四個臺灣,爲的是「敦親俄國,武力犯臺。」

中央社六日報道,由中國民主黨法國黨部主席吳江執筆的這篇聲明指出,十九世紀滿清與俄國沙皇前後簽訂「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等九項不平等條約,中國割地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給沙皇,當時在世的馬克斯及恩格斯有感指出,「俄國從中國奪取了一塊等於法蘭西、與德國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聲明指出,經過二十世紀後期及二十一世紀至今的經濟改革開放,中國國力日益強大,昔日弱勢的滿清政府根本無法與今日相比,作爲中華民族的子孫不應忘記國恥,理應理直氣壯向俄國政府討還被沙皇侵佔的這大片土地。

中共當局爲收回香港及澳門彈丸之地,用盡心機推動「一國兩制」,江澤民訪英國時還爲此表示感到欣慰,卻不向俄羅斯政府討還被沙皇霸佔的相當於六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個澳門、一千四百零九個香港、四十四個臺灣的中國大好河山,反而與莫斯科多次簽約,把這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出賣給俄羅斯。

吳江在聲明中,細數江澤民在一九九一年、一九九四年訪俄,先後與俄羅斯總統葉爾勤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協定」、「中俄國家西段協定」,一九九九年葉爾勤訪北京時兩人又簽署了「中俄東西段敘述議定書」,二○○一年七月江澤民再次訪莫斯科,與蒲亭總統簽定「中俄睦鄰友好條約」,以條約形式肯定國界線。

江澤民與俄羅斯簽訂的這些條約,均以沙俄和滿清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劃定的國界爲基礎,等於默認了沙皇和滿清籤的九項不平等條約。「中俄國界線東西段敘述議定書」中表明,中國以遠大於珍寶島面積的一百五十多個地區換回被俄國強佔的珍寶島,新疆與俄羅斯交叉口附近、靠近外蒙古和俄羅斯的黑龍江最西部、黑龍江和吉林北部交界處、以及烏蘇里江、圖們江出海口北部,全被出賣殆盡。

根據江澤民簽訂的這些條約,徹底承認圖們江出海口屬於俄國,封死了中國東北出海口;出賣了唐努烏梁海地區,該地自古是中國領土,居民以漢人居多,一九五三年聯合國大會表決,仍將這個地區裁定爲中國領土。此次江澤民把唐努烏梁海整個地區出賣給俄羅斯,出賣了「尼布楚條約」規定的中俄最後一塊位於滿洲里北部的地區。

吳江依歷史記載指出,唐努烏梁海是康熙大帝親征擊敗沙皇奪回的領土,與俄國簽訂了平等的「尼布楚條約」,俄國曆來一直找突破口,要把這一地區變爲俄國土地,滿清政府、中華民國、毛澤東均拒絕俄國無理要求,這次不僅被江澤民全出賣了,還對俄開放一百公里的領空,向俄國開放全部領海,讓俄艦可以進入中國任何領海,爲俄國蠶食中國大開方便之門。尤有甚者,江澤民把中國邊防軍隊後撤一百公里,爲了掩人耳目和對付軍人的不滿,將北方的邊防軍調往福建,用作武力犯臺的準備。

吳江指出,江澤民早年留學俄國,應很清楚十月革命之後,俄國政府於一九一九年及一九二○年相繼發表聲明,「凡從前俄羅斯帝國時代,在中國滿洲以及別處用侵略的手段取得的土地,一律放棄。」由於上世紀曆史的客觀條件和原因,中國曆屆政府均未能收復被沙皇霸佔的土地,但歷來政府均未承認這些不平等條約,包括北洋政府段琪瑞、東北的張作霖在內。

聲明中指出,不承認,不解決,不等於放棄。鄧小平生前對中、日有爭議的釣魚臺表示,這個問題一下子沒辦法解決,把它掛起來也沒有關係,由下一代智慧比較高想辦法處理。儘管鄧小平的說法有點無奈牽強,但他卻留給中國子孫後代與日本討價還價的機會,也沒有出賣這個小小的「沒有人煙」的釣魚臺。

聲明中還提到一九六九年毛澤東爲保衛珍寶島與蘇俄展開浴血戰的事實,當時全國上下聲討蘇修,嚴正聲明珍寶島是中國神聖領土,中國不承認沙皇與滿清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決心收復被沙俄強佔的領土,質問江澤民難道忘了這段歷史?

吳江指出,毛澤東與周恩來晚年還一再堅持,俄國必須承認過去九項不平等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才能與俄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他說,堅持這項原則非常重要,爲後世子孫向俄國討回被侵佔的領土的機會。江澤民顯然背叛了毛澤東與周恩來生前規定的準則,以原則作交易,把這大片領土出賣給俄羅斯。

中國民主黨聲明批評說,江澤民理應像收回港澳的勁頭一樣,向俄羅斯收回這大片土地,可是卻沒有這麼做,卻以留蘇幫自居,對「第二故鄉」有恩要報,主動賣國,以便購買武器,聯俄以武力犯臺,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美夢。

該黨聲明最後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江澤民的賣國行徑是瞞著十三億中國人民乾的,對江澤民的賣國表示極大的憤慨和強烈抗議,呼籲海內外中華民族兄弟姊妹團結起來,共同聲討江澤民賣國,收復被江澤民出賣的全部中國領土。

摘自(大紀元)

 
分享:
 
人氣:14,88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