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美国专家预测中国前景结果截然相反
 
【人民报消息】最近,两本预测中国未来的专著在美国几乎同时出版,然而这两本书对中国前景的描述却截然相反。一本说,中国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成为雄霸世界的超级大国。另一本却说,中国将在五年内土崩瓦解,成为一堆不可收拾的烂摊子。美国之音记者采访了这两本书的作者和其他一些中国问题专家。

  这两本书,一本叫做《中国的世纪》,作者是劳伦斯-布拉姆;另一本叫做《中国即将垮台》,作者是章家敦。布拉姆和章家敦都是美国律师,都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多年。尽管两个人都承认中国过去二十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布拉姆认为中国的进展是实的,而章家敦却认为,中国的发展是虚的。

  对经济发展看法不同

  布拉姆说:“在我看来,中国的进步是醒目的。我20多年前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经济是贫乏的,买什么东西都要票,就连白面大米这类必需品都要限定配额。可是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现在是供大于求,各种生活必需品不但应有尽有,而且比世界其他很多地区都丰富。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而且正在变成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大的经济实体。

  然而章家敦却说:“的确,中国的经济发展看上去绚丽多彩,但那仅仅是因为中央政府向国家经济不断注入或者说抛入大量资金。大规模的财政刺激使中国有了更多的公路、水坝和铁路,但同时也使中国的预算赤字有增无减。”

  章家敦指出,中国经济的真正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而最近四五年来,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停滞不前了,所谓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完全是由于政府不断扩大财政投入把经济虚托起来的结果。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感到财政负担过重,开始从各个方面减负,或者说摔包袱,这样一来,失业人数大量增加,社会福利急剧减少,于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农民抗议示威的事件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政府是否能解决问题?

  章家敦说:“中国各地示威规模的不断扩大还不是他们最可怕的一面,最可怕的是示威群众的绝望。我们看到,赤手空拳的农民、工人跟国家的保安部队针锋相对,尽管那些农民手无寸铁,而保安部队却全副武装。这表明乡下农民和城市工人已经愤怒到了什么程度。中国政府想方设法安抚愤怒的工人农民,有的时候补发欠款,有的时候使用暴力,从而推迟危机爆发的时间。”

  布拉姆承认,中国的确面临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他说,中国领导人完全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而且正在着手解决。布拉姆说:“中国正在快速分解或减少国有经济,大力发展私有经济。现在私有企业已经正式得到承认,私有企业的成长也得到了官方的支持。中国还在大力改革银行系统,精简政府机构,打破传统的铁饭碗,建立新的保险制度、福利制度,这些都是根本上的改革。”

  可是章家敦认为,现在的关键不是中国领导人是否认识到了存在已久的问题和开始动手解决问题,而是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来处理这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了。说他们没有能力是因为中国的政治体系既专制又僵化。说他们没有时间是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迫在眉睫,一旦中国市场门户大开,面对外国竞争,中国企业将大批破产,造成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生活无着。章家敦预言,就象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时候,人民群众的抗议示威将席卷全国,共产党政府将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全国陷入一片混乱。

  布拉姆认为,章家敦的这种预言完全是耸人听闻。其他一些专家则说,章家敦的预言并非没有根据,但在时间表上也许不会像他所描绘的那样发展。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9/9/1566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