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摇头丸泛滥古老北京城
 
【人民报消息】(中央社台北九日电) 华灯初上,古老的北京城内迪斯可舞厅里聚集的上班族和年青人,喝下一杯掺了摇头丸的「扎啤」,渐渐的陷入了兴奋状态,随着震耳的乐声摆动起身体,斑驳的紫禁城在夜幕中凝视着皇城根下这批新世代子民,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
  
为了了解摇头丸泛滥的情形,午夜零时,两位北京青年报的女记者来到朝阳区一家著名的迪斯可舞厅,大约过了半个钟头,一个青年男子慢慢走过来坐下搭讪:「两位小姐有空么?聊聊天儿成么?小姐喜欢摇头么?有摇头丸可以卖你们两片。」然后掏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一片暗橘黄色的圆形药片,要价人民币两百元。记者嫌贵,他说:「就是这个价。这种药是最好的,里面有海洛因。磕下四分之一放进扎啤里,可以五、六个人一起喝。」
  
第二天,两名记者把药片交给北京市法医鉴定中心进行分析,中心毒化室副主任宋朝锦指出,药片成分是氯胺酮,俗称K粉,医学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剂,如果滥用至七十毫克会引起中毒,两百毫克会产生幻觉,五百毫克将出现濒死状态。药片中另外还含有少量的苯丙胺类衍生物,也属于精神类管制药物。
  
宋朝锦指出,从外形上看,摇头丸种类繁多,紫色、绿色、黑色、橙色等各种颜色都有,药片上通常都有图案,比如88、SKY、CC等。虽然外形各异,但成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兴奋型,一种是致幻型。兴奋型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即俗称的冰毒(安非他命),致幻型的主要成分是MDMA,吃了以后人体会不自主的重复一个动作,如摇头、摇脚、摇臀等。
  
查访摇头丸的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北京许多迪斯可舞厅、歌厅都卖摇头丸,通常是一大帮朋友一起去磕药,叫做「High」,如果服用的是冰毒,就叫「溜冰」,还有人吸食大麻。
  
这些圈内人往往把四分之一颗摇头丸放在「扎啤」里,化了以后喝下去,大约半小时后药性发作,有头晕、飘飘然、站不稳、产生幻觉、想入非非的反应,但通常还有理智,可以说话,不过只想听音乐摇头跳舞,而且喜欢强烈的音乐。
  
据称,爱用摇头丸的人主要是文艺工作者、私营企业主、公司职员、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等,其中不乏白领阶层。这些人吃摇头丸的原因大部分是觉得生活压力大,希望解除情绪紧张,也有人认为摇头丸不是毒品,吃了以后没有多大危害,不会上瘾,还有人则是和朋友一起,认为你吃我也能吃。
  
北京警方对摇头丸泛滥很感头痛,规定吃摇头丸是一种违法行为,吸用者将被处以十五日的行政拘留,并处或者单处两千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要强制戒毒,如果重复吸食,就要送去劳动教养。在这种规定下,市公安局缉毒支队仅去年一年仍缴获摇头丸多达二十五万颗。显示查归查,禁归禁,就像京城内四处蔓延的色情场所一样,摇头丸这类的毒品如野草一般除也除不尽。古老的北京城在闪烁的霓虹灯下,呈现出颓废萎靡的另一番景象。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9/10/1569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