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可笑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陈劲松
 
【人民报消息】近日,中国政府举行隆重仪式,颁发了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名得主各获得奖金500万元人民币,两名幸运的得主分别是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7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前者为数学家,后者为杂交水稻专家。

  此次颁奖,除授出“最高”奖之外,还有其他奖项,共2612人获奖。有关报道称,颁发数目空前的巨额奖金,是展示当局“科教兴国”的决心和对杰出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

  设立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显然是效法国际上的诺贝尔奖,500万元的奖金数目,也相当于八十年代的诺贝尔奖金数目。在科技领域里,中国大陆的学者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或许有助于提高中国学者的自信心。

  然而,中国设立和颁发这一大奖,却存有一系列疑问。诸如,评委如何组成?评选过程怎样进行?评选结果如何揭晓?这三道重要的工序,都不透明,更未公开,在外界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突然公布和颁发,使人们有理由怀疑,大奖的评选是否公道?在人才辈出、精英荟萃的科技界,能否服众?

  另外,评选中有否掺杂政治标准?如“四个坚持”、“三讲”之类,根据中国当今的风气,这是极可能的。比如,很显然的,反对三峡工程的专家,势必与该奖无缘。同情或练习法轮功的学者,势必也与该奖隔绝。而肯定地,一旦掺入政治标准,这一所谓“最高”奖便大失光环。

  中国知识分子受政治的摆布由来以久。五十年代末,便有钱XX等人亲自出面,证明“大跃进”的正确性,证明农田单位亩产“可以无限提高”。与钱XX同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受到无情迫害。

  到了邓小平时代,虽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规定知识分子的从属地位,却在这八个字中暴露无遗。江泽民时代高唱“科教兴国”,却只是把科技、教育,当做工具,为“保持社会稳定”服务,即为执政者的利益服务。持不同政见的学者,仍然遭到排斥,甚至监禁。

  这次颁发的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位得主虽然名义上获得500万元人民币,但却被规定:其中,50万元用于获奖者“改善生活”,450万元作为获奖者自选科研项目的经费。这一规定,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因为从国际上的惯例来看,任何奖项,都是毫无保留地颁发给获奖人。获奖人如何支配奖金,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大多数获奖人,通常会将所获奖金,投入新的科研项目;或者用于设立一个有益于相关事业发展或公众利益的基金会;或者把奖金径直捐献给某些同类性质的基金会;甚至直接捐献给慈善机构。

  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使用的规定,反映出中国有关决策者,至今仍然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束缚;这种“留一手”的做法,也反映出他们对获奖人的不放心和不信任;同时也使获奖人失去了获奖后可能再次奉献社会的表现机会。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2/21/1191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