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文化革命:从野蛮到文明之路
 
【人民报消息】使野蛮人变成文明人,从立法过度到法治是一件极难的事,要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和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文化革命的、脱胎换骨和自我造就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不!看一眼今天的中国就知道了,从上到下都是胡作非为、弄虚作假、贪污腐败。我怀疑连邓小平都不懂什么是法,他说"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意思就是:合法不合法都不重要,达到目的就行。这样的人群会有法治吗?中国人不仅缺乏遵守法律的观念、知识、传统和文化,中国人的社会更缺乏法律的约束力。

新中国成立不久,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就制定了新的宪法,这部宪法给人民的民主和由的权力比美国的宪法多。然而,制法和法治完全是两回事。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给一群猴子制定完美的法规,要它们遵守,它们是否就变得规矩文明起来,不再争食、打斗、撕咬了?不会的,它们仍然是一群野蛮的畜生。也许它们偶尔也会不满意它们的野蛮的、畜生的生活,但要它们改变和学会自律也实在难,它们没有这种能力, 它们无可奈何。

所以我们必须明白,使野蛮人变成文明人,从立法过度到法治是一件极难的事,要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和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文化革命的、脱胎换骨和自我造就的过程。

法治社会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人对法的知和能。知,就是社会的每个成员要有法律的知识,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明白法律的神圣和重要性,要有自觉守法的愿望和觉悟。能,就是社会要有法律的约束力,人们有维护法律的能力,任何违犯法规的行为都受到应得的惩罚。

如何达到对法律的知?这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实现。法律教育不应只在学校,而且要在整个社会,不应只在学生时代,而且应该是终身的。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这种的教育?我们应该了解西方人的文明教育是怎样实现的。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教会起了巨大的作用。西方人为他们的信仰花费无数的时间,他们思考人生和社会,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们探讨如何达到今生的完美,如何实现来世的快乐。西方人的文明社会也就在这种思考和探讨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中国人也必须这么做。其实, 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已有类似的做法,那时每个星期都少不了学习和聚 会。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应该把它继承和发扬。那个时期没有贪污腐败,犯罪率也极低。因此,要达到中国人对法律的知,中国必须有由政府支持和引导的、全民的、终身的、有关道德法律和科学政治信仰方面的教育学习和探讨;政府和民间合作,组织法律教会传教,中国宪法就是圣经。

怎样达到维护法律的能?一个社会怎样才具备维护法律的力量?训兽师手里必须有鞭子,否则野兽训不好,不听话,不守规矩。老百姓违犯了法规,政府手里有鞭子,有军队和警察来管教。如果政府犯了法,政府的官员兽性大发违犯法规谁来管教?政府手里的鞭子不会抽自己,所以老百姓手里也必须有鞭子。手里没鞭子,政府的官员搞官倒,犯了法,杀了人,然后说不搞争论了,算了,老百姓也只好忍了。不争论怎么能辨是非,知善恶?当官的说什么,百姓就听什么,百姓没有说话的份吗?这就不合法、不公平了。老百姓怎样才能握住鞭子?只有靠联合。一个人或少数人,斗不过政府的鞭子,军队和警察。老百姓必须靠人多,靠组织工会、农会和各种协会,选出代表为自己说话。中国的老百姓要好好学习怎么组织、团结和联合起来,集聚更大的力量。当老百姓的鞭子举起来了,政府犯法的时候就抽它一抽,皇帝腐败犯法的时候就把皇帝换掉,一个人民的、法治 的社会就形成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2/12/1166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