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旧时代的思维──大陆的孩子们在比什么?
 
2001年11月25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据金羊网报道,记者近日在采访时发现,“减负”后的校园里,广州孩子在学习上确实多了份轻松愉快,可教师和家长又有了新问题:不比学习成绩,孩子们在比什么?而他们又应该比什么?

比谁家父母官大比谁家电脑高级

在东山区某重点小学上五年级的小杰这几天高兴著呢,因为刚从妈妈手里接过自己“挣”来的50块钱,终于可以在同学面前“威”一把了!他说,在班里,谁请同学吃东西最多,谁就最“威”。

由于妈妈不会随便给零用钱,小杰只能跟妈妈达成“协议”:洗一次碗给5毛钱,作文得个A给5块钱,测验得A给10块钱……

记者发现除请同学吃东西外,这些才上小学的孩子之间还有许多让人吃惊的“较量”:放学后有没有小轿车接?父母的官有多大?家住某著名楼盘的复式洋房还是某豪宅山庄?假期旅游是去了日本还是美国?

“当这些小孩子告诉同龄人自己家庭的状况时,他们可以从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得到满足。”一位小学班主任说。

拿父母的职位、职业进行比较,是孩子在同学中树立威信的“保障”。

一个才上小学一年级的男孩跟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他的一位同学对他说:“我爸是警察!你要不听我的话,我就让他来抓你!”这个孩子马上反唇相讥:“我爸是公安局长,管你爸的!你爸根本不敢来抓我!”从那以后,“这个同学再也不敢欺负我了”男孩子说。

当然,家庭条件很优越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对于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也试图找出自己能与别人比较的地方。例如在郊游时带很多食品与众人分享,这个时候,谁带的食物最多,谁最有面子;或者缠著妈妈买电脑,并不断给电脑升级,因为同学之间会攀比谁家有电脑,而谁的电脑又最高级。

此外,谁玩电脑游戏的技艺最高超,谁收藏的卡通贴纸最多等等,也是可以参与的竞争。

低年级高年级各有各的比法

记者对广州市几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把他们日常所比较的事物列了一个表:

低年级学生:

女同学:零用钱的多少,每天吃零食的数量、价格;最近买的小饰品。

男同学:新买玩具的价格和功能、玩陀螺技术的高低。少部分学生会比学习成绩的好坏。

高年级学生:

女同学:学习成绩好坏、看书的多少;身材的高矮,谁长得漂亮、清纯;穿的衣服牌子、款式,谁的衣服饰品是名牌的;也有的同学会比谁的父母官职的大小;谁家里有汽车,谁的零用钱多;甚至还会比谁的父母漂亮,谁的亲戚是住在国外的,还有谁知道的明星新闻、绯闻多等。

男学生:比学习成绩、零用钱以外,尤其爱比谁家有电脑;谁的游戏碟多,谁会玩多少游戏,能过多少关;谁的网友多等。

“减负”也有负效应

有些家长和老师反映,过去教育孩子不要攀比,大人会说“不要跟人比吃比穿,要跟人比学习”,可是,现在小学毕业取消了升学考试,采用电脑派位,要升好学校,学习好不如运气好;学校取消了百分制,不再公开张榜贴出考试的成绩排名。学习成绩没得比,孩子学习也不怎么努力了。

就连加入少先队都不再是乖孩子、好学生的体现,那做不做好学生也不再重要了。

在这种学校刻意营造的“大同”环境下,部分孩子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把注意力转向别的方面。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不得不承认“减负”也有负效应。

教师不能有“势利眼”

某小学校长承认,现在在孩子中确实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健康的攀比现象。并指出,这其中不可忽视教师的影响。

有些教师本身就难以端正心中的天平,往往会对家里有钱、有权或曾经给过自己“好处”的孩子有所偏爱。如今的孩子很敏感,看在眼里,必会受到影响。

家明妈妈还记得家明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年过节,因为没有给老师送礼,家明明显地感觉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冷淡。于是在放学后,孩子向妈妈要求说:“妈妈,明年你最好给老师送点礼品吧,而且要每个老师都送。这样老师才会对我好!”于是家明妈妈从此每逢年过节就给老师一点“表示”。

如今孩子已经五年级,逐渐懂事了,有一天回家跟父母说:“我觉得我们老师很势利,好像谁给他送东西,他就对谁好!”

全国模范教师、体育东路小学的游彩云老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指出,教师本身的素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老师必须要保持正直、公正的品质,不以学生的家庭背景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教师应在身体力行中让学生明白,任何建筑在物质财富之上的虚荣和炫耀,都不能在学校获得认可和鼓励。

家长彭先生对记者说,如果三年级的女儿在学校也和别的同学如此比较,他会担心。因为一个才上小学的孩子便养成虚荣、势利的想法,对将来的发展会十分不利。


 
分享:
 
人气:9,34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