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敏感时分 军报推「有愧无愧」文
梅凌霜
【人民报消息】在外界备受关注的北戴河会议召开的敏感时分,中共军报于8月8日在「强军讨论版」栏目下,推出了评论文章《以「有愧」之心,求「无愧」之境》,作者是66429部队的马思博。
66429部队是北京衞戍区警衞一师第五团的代号。官方资料显示,北京衞戍区下辖警衞第十七团、警衞第一师、警衞第三师,其中警衞第一师师部设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3号院,辖警衞第三团(重装部队)、警衞第四团(精锐轻装快速反应部队)、警衞第五团(精锐轻装快速反应部队)、警衞第六团(中央警衞团)、仪仗大队。三团、四团和五团主要负责中共军委总部机关、军委总部首长和首长家的警衞。因此,来自66429部队的这篇文章在这个节点发,不能不让人有所联想。
文章首先提到1973年,时任中共总理的周恩来回到延安,看到一些群众仍缺衣少食,便自责自己这个总理没当好,对不起乡亲。文章称「这种自愧、自歉、自责和自省……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知耻后勇的奋发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姑且不说戕害老百姓、让老百姓在中共篡政后陷入苦难,助纣为虐的周恩来与毛泽东理应承担同样的责任,在一众中共高官中,文章单单挑出总理周恩来说,难道没有其他用意?
随后文章引用孟子之语「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来点出「羞愧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是一种为正义、高尚和良知而斗争的精神力量」,作为人时时反思自己「有愧」之处,「是正己修身的重要方法,也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并以唐代诗人、官员韦应物为例说明。
文章之后又从古代拉回现在,要求中共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知羞愧,才不致辱官德」,即要求每个中共官员要始终有羞愧感,只有始终以「有愧」之心求「无愧」之境,才不会对溢美之词欣然自得、对微不足道的成绩孤芳自赏,更不会大言不惭地「表扬与自我表扬」。
文章透露的就是当下中共官员从高到低,基本是没有羞愧之心的,也就是基本的官德都已丧失。如果有羞愧之心,大小各级官员就应在无数灾祸发生后,公开向人民道歉;如果有羞愧之心,就不会发生四川江油镇压抗议民众,就不会发生杭州人喝粪水事件,就不会发生甘肃天水幼儿园严重铅中毒事件,就不会发生一场暴雨过后一个邨子的邨民失联的惨祸……
对于中共大小官员何等无耻,且早已丧失羞愧之心,连人都不配做,很多中国大陆人早有了切身体会,只是让笔者纳罕的是:为何军报要在此推出这样的说辞?难道与北戴河会议内部讨论有关?难道有中共高官在讲话中涉及了「有愧」、「无愧」?那么是谁呢?
资料显示,2018年8月21日,中共人民日报曾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常怀一颗「愧民之心」》,文章以山东菏泽原地委书记周振兴看到一位重病老人看不起病而抽自己耳光为引子,引出什么是「愧民之心」,那就是「时刻不忘对人民的热忱、对责任的敬畏、对使命的担当」。
文章特意提到了习近平在2004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撰文叮嘱党员干部,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果对百姓利益不关心、不耐烦、懒政等,就谈不上「愧民之心」。只有有愧心,方能无愧政。
还有2018年中共旗帜网刊登了习在浙江时撰写的《之江新语》部分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2003年6月写的《不求「官」有多大 但求无愧于民》,文中有这样的说辞: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
除了习近平任期内官媒曾刊登过与「有愧」、「无愧」的文章以及习的相关言论,在胡温时期,官媒也曾报导过时任总理温家宝这方面的言论。2010年2月27日,新华网的一则新闻标题是「温家宝:我要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说的是温家宝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温表示自己「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
与习任期内习和两位李姓总理对民众的姿态看,温家宝任期内曾几次展现出温情的一面,甚至还向民众三鞠躬表示愧疚和歉意。
如2005年1月2日,温家宝去曾发生过矿难的陕西省铜川市下石节煤矿井下探望矿工,并流著泪对矿工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2008年1月,温家宝在湖南长沙看望在沙坪变电站除冰抢险中不幸殉职的周景华等三人的家属,他表示:「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
2008年新年前,温家宝对旅客说,「节快到了,我给大家拜个早年。你们被困在火车站,还没能提早回家,我表示深深的歉意,现在我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抢修,一定把大家送回家过春节。」
2011年7月,温家宝来到温州,眼角含泪,两度向甬温线列车事故死难者家属鞠躬。在看望事故遇难者家属时,他亦沉痛落泪。
有人说温家宝是「影帝」,但这样的「影帝」在中共高层内多几个不是更好吗?在中国现行的一党独裁的政治制度积重难返的情况下,温家宝已经是属于难能可贵。虽然没有太多的作为,但至少还没有完全推卸责任,这与习时期的高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自去年7月三中全会传出习丧失权力,温家宝、张又侠等人在幕后实际掌控政局的传闻下,军报在北戴河敏感时分提到「有愧」、「无愧」,如果意有所指,那最大可能是温家宝涉及了这方面的话题,因为温家宝曾说过「让权力在阳光下执行」、「仰望星空」以及政治改革和尊重人权对中国的健康发展很重要等言论,而张又侠麾下的军报是不是为了表现支持,而推出评论文章呢?
这样的推理并非不合理,就在前一天的8月7日,军报还刊登了一则题为《北京衞戍区某部紧贴使命任务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强固忠诚底色 提振奋斗状态》的报导,报导通篇都在讲「忠诚履行职责使命」、「铸牢政治忠诚」,但诡异的是通篇没有提「习主席」,没有提「强军思想」、「习思想」,这则新闻对外传递的就是北京衞戍区现在效忠的对象不是习了。
军报连续两天发出异常资讯,或许折射的就是北戴河讨论的重要议题,而那些希望中国人民真正走向幸福、国家走向开放民主的中共体制内尚保有良知的高层,在这个历史的转折时刻,为了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惟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人民报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