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
李昱報導)恆大8月25日從港交所退市。隨著這個曾經的中國房地產龍頭老大的轟然倒下,更令人憂心的是,恆大退市後,2.4萬億債務黑洞誰來償還?買了恆大爛尾樓的業主怎麽辦?還有16萬持有恆大散戶的股民,是否也財富清零?
因連續18個月停牌、無法滿足港交所覆牌指引,8月25日,恆大被強制退市。退市前夕,恆大股價僅剩0.163港元,市值蒸發超99%。從700億市值到20億殘值,從中國首富到全球追債,恆大的膨脹與崩塌後,最慘的是誰呢?
債權人——血本無歸
恆大清盤負債的數字令人窒息:2.4萬億元!這相當於蘇州一年的GDP總量,可以建造48艘航母。清盤人已收到187份債權證明表,總額高達3500億港元(450億美元)。
從目前來看,恆大有四類債權人:第一類,各大小銀行。恆大欠下的2.4萬億債務,大部分都是銀行貸款。而這部分貸款如果恆大還不出,那只能算是壞帳了。而這些中小銀行也只能通過時間來慢慢進行消化這些壞帳。
第二類,供應商。恆大欠供應商的債超過5500億,作為恆大的供應商只能是自認倒楣了。像一些建築商、裝飾公司等,很可能因恆大的爆雷,資金無法收回而被徹底拖垮。
第三類,恆大財務的投資者。這主要是在恆大集團在後期,由於流動性不足,就搞了一個恆大財富平台,用高息的方式吸引自己的員工來投資。恆大的員工把錢投入恆大財富平台之後,恆大財富平台出現爆雷,這些錢也要不回來了,也只能是認栽了。
第四類,恆大在海外的債權人。之前恆大在海外發行了大量的債券,現在是徹底還不上了。因為,現在恆大已經退市,想債轉股、債務重組都不可能了。而恆大退市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我要退市了,救不活了,之前在海外發行的債券,也別指望再還了。
恆大散戶股民——韭菜被割
停牌前股價暴跌99%,退市後股票淪為廢紙。散戶無法拋售,公司無錢回購,財富蒸發如化為灰燼。
買了爛尾樓的業主——房財兩空
恆大爆雷之初,恆大爛尾樓數量多達 162 萬套,涉及約 500 萬業主。根據數據顯示,在政府「保交樓」政策的支持下,目前約有80多萬套已交付,但仍有70多萬套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從地域分布來看,恆大的爛尾樓可謂遍布全國各地。
超過百個恆大爛尾樓項目的省份有江蘇115個、廣東157個;
超過50個恆大爛尾樓項目的省份有浙江58個、湖北59個、遼寧60個、湖南64個、山東67個、河北70個、重慶74個、四川85個;
50個以下的恆大爛尾樓項目的省份有寧夏有8個、上海8個、甘肅14個、北京15個、海南15個、雲南18個、天津19個、吉林21個、新疆25個、陝西25個、內蒙古27個、貴州28個、黑龍江29個、山西35個、江西37個、福建41個、廣西45個、河南49個、安徽50個。
目前,恆大爛尾樓部分項目復工緩慢,質量縮水嚴重。業主維權無門,房貸房租雙重壓力下苦苦掙扎。
以呼和浩特恆大文旅城為例,2025 年計劃交付 2953 套,但施工隊僅 450 人,進度滯後;天津武清恆大山水城,1052 套在建工程停工超兩年,152 套現房被抵押;廣州蓮花足球場,政府耗資 68 億回購土地後轉交城投續建,但配套住宅仍停滯。這些項目的業主面臨著交付延期、優先權博弈和質量妥協等多重風險。
鄭州的一位王阿姨。她將大半輩子的積蓄傾囊而出,於2019年購買了恆大的期房,原本是為兒子籌備的婚房。然而,時過境遷,兒子已為人父,可那片土地依舊荒蕪。每月,她還需要償還沉重的房貸,孫子也即將踏入幼兒園的校門,一家五口卻依然蝸居在狹小的出租屋裡。
一位購買了恆大爛尾樓的業主在維權羣裡寫道:「每月還著房貸,租著房子,孩子的學位懸在半空,這就是我們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