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查善恶奏功过 保一家安泰的灶神(图)
 
若水
 
腊月二十三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明慧之窗合成)
【人民报消息】民间称黄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小年,是祭祀灶神的节日。 灶神起源甚早,来历说法也很多。最初因「黄帝作灶」(《事物原会》)、「炎帝作火」(《淮南子》),人们奉为灶神。为了感谢给予人类生存条件的神,人们开始祭拜。后来,随著历史的推衍,各种说法丰富起来。 灶神称谓 灶神,也称灶君、灶爷、灶王爷,灶王菩萨、灶公灶母、东厨司命、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等。《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送灶神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指门(门神)、户(窗神)、中雷(地基主)、灶(灶神)、行(道路),即户一、灶二、三中雷、门四、行五等自然神。五位家神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予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察一家人善恶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 腊月二十三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东厨司命灯仪》中有言:「迭主阴阳,虽善善恶恶,均在修为;然是是非非,必恭记录。」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神,纪指十二年,算为一百天。就是说重罪判罚要减寿十二年的。 祭灶神 古时祭灶不分贵贱,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祭灶日期也分阶层,民间有所谓「官三」、「民四」、「邓家五」之说:「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二十三祭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二十四祭灶(但百姓为沾贵气,也会在年二十三祭灶);「邓家」即水上人家,会在年二十五举行。 清帝在坤宁宫祭灶神 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宁宫大祭灶神,同时安设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以迎新年福禧。祭灶这天,坤宁宫设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烛供品,殿廷中设燎炉、拜褥。 像民间一样,供品一般都少不了又甜又黏的食物,目的是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时,宫殿监奏请皇帝到坤宁宫佛像、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礼。礼毕,宫殿监再奏请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礼。 民间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祈求降福免灾。祭灶神时,第一次进酒,向灶神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 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神像恭恭敬敬揭下,焚香叩首后焚烧,并虔诚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目的是祈祷灶神向玉皇大帝奏报一家人一年来的种种善事。 除夕接灶 送走神明后,除夕夜再把灶神接回来,此之谓「接灶」或「接神」。因为,除夕这一天灶神会带著一家人应得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接灶」时把新的灶神像黏贴好,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叩拜。古人对神明一向恭敬崇祀,人们能摆正人与神的关系。 《论语.八佾》有言:「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假如一个人得罪了天理,再向任何神位太庙祷告,那是没有用的。)这是孔子向弟子揭示「媚于灶」的真正原因。 《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阴子方是个至孝仁德的人,灶神显像让他看见了,他便杀了黄羊祭祀,后来家道繁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剪贴窗花 在中国北方,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活动表示对神的敬仰,企盼福寿安康。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人们剪贴一些寓含美好愿望的图案贴在窗户上,希望新年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吉祥。 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的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余)、鸳鸯戏水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子、四进士、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等。 窗花不仅有著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也增添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结语 传统上年节期间的祭祀内容主要在于表达恭敬、感恩、反省和许愿。和其它过年的传统习俗一样,充满中国人敬畏天地神明的浓厚文化气氛。事实上这也是中华正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古人以谦卑、知足的态度对待生活:因为处处都有神灵监看,人如果要做亏心事也是有所顾忌的。 童谣唱道:「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对于中国民俗的年来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像一场戏的序幕,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要忙活了: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酒具……一直到腊月三十门神对联上墙,年饭上桌,一家人团聚,大年开始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2/8/8054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