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上海过年气氛萧条 市面人潮少四成(图)
 
上海爱琴海商场外,空无一人,门可罗雀。(顾国平提供/RFA)
【人民报消息】据第一财经网站引述上海市商务委所发布的上海过年假期最新消费大数据,监测显示,2月9日除夕至16日初七,外来消费发生消费金额为155.5亿元,次数高达1445.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农历)分别同比增长21.6%和41.8%。其中,江苏来沪消费占外来消费比重最高,达到20.2%,与浙江、广东、山东和安徽排名外来消费占比的前5位。 上海某大学退休教师顾国平本周一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官方公布的数据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因为统计数据往往根据上级的意图去做:「因为他们的统计报告是根据需要定的,比如说领导一个指示,下面就造假,所以没有任何可信度。从中共建政以来,所发表的任何东西,它没有一点真实性。明明经济不好,他说好。」 另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17日发布的监测数据,过年(2月9日至16日)8天,上海市线上线下消费金额569亿元,监测35个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2873万人次,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1.9%。 官方数据「繁华」居民却感受萧条 顾国平说,他亲眼所见,当地居民消费大不如从前,商场内许多店铺停业,就连菜市场买菜的人都少了:「我基本上,三天两头去市场,还要去逛商店,街面上关门的店就多了。去市场,现在买东西(菜)的人少了,马路上公共汽车、行人、地铁车厢内的人少了,我是亲眼看到的。少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 中新社报导,另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过年期间上海餐饮业消费金额59.3亿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6.3%。老字号餐饮企业销售额涨势喜人,上海老饭店、绿波廊、杏花楼、新雅等14家企业,节日期间销售额3754万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30.1%。 时事评论人士徐全对本台表示,上海乃至中国大陆均处于降级消费阶段:「目前我们看到的官方公布消费总额上升,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整体性消费结构,比如在上海居民的消费当中,比如旅游、看文艺表演、看展览等文艺艺术等精神生活层面的消费我们不知道。如果集中在以物质基础层面的消费、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经济的复苏,或者说百姓购买力增强。」 网络酒商:酒类消费大不如前 扬州居民陆先生是一位网络商人,他从去年6月份开始经营白酒,他告诉记者,今年过年期间,当地的购买力不如以前。他说:「过年期间,大陆是一个刚需消费时期,因为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除非有些人过年不想回家,可省去一部分开销,只要你回家走亲访友,这笔钱是省不了的。」 陆先生说,他经营的白酒销量较低:「过年期间,总共销售19箱白酒,平时没什么销量,一个月销售5-6箱。」 据报,受到热播电视剧「繁花」影响,上海黄河路、和平饭店等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和平饭店销售额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超过60%。不过,当地人说,大部分人看热闹,没怎么消费。△ (RFA)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2/20/8074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