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圖)
 
允嘉徽
 
2020年6月20日發表
 



莊子舉用「朝三暮四」這個故事,是要闡明他「齊物」的生命觀。

【人民報消息】「朝三暮四」一般是指人沒有定見,容易改變心意,對事或物的愛好或決定反覆無常,改變可能就在朝夕之間。

這個成語來自戰國時代思想家莊子的《莊子.齊物》,但是與莊子所表達的內涵寓意不同了。莊子引用一隻獼猴對食物數量「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反應大不相同的故事,這個故事寓意很深,在表面上,讓人看到的是做法變了然而實質不變;在深奧處,莊子是要闡明他的生命觀。

莊子這個「朝三暮四」的故事,實際上是取自《列子黃帝篇》,故事這麼說:

宋國有個養獼猴的老翁狙公,很愛獼猴。他養了成羣的獼猴,而且能了解獼猴的心意。爲了獼猴,狙公變賣家財,來滿足獼猴的口腹。然而,有一天狙公的資產快要見底,不能順任獼猴大吃大喝了,必須要限制牠們的食量。

要跟衆獼猴宣佈這件事前,狙公恐怕衆獼猴不能服從自己,就先跟牠們說:「往後給你們吃橡實,朝上三個、晚上四個,夠嗎?」衆獼猴聽了猛地站起來,個個發怒。

狙公接着說道:「好吧,那麼,早上給四個,晚上給三個,夠嗎?」衆獼猴聽到早上增加了一個橡實,個個都高興了。

「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實質是一樣的,獼猴們的反應截然不同,在牠們的眼界裏看到的是「朝三」變成「朝四」。而對狙公來說,連一顆橡實都沒有增加,只是變換作法罷了。

莊子舉用這個故事,不是講獼猴容易受到愚弄,或是如何玩弄手法去駕馭對方,而是要闡明他「齊物」的生命觀。在莊子眼中,萬物天生,人也一樣,一切人與物的存在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那麼若要論誰是誰非,判準就難定,也會有紛爭,如何解呢?

以狙公爲例,他了解獼猴的天性,利用牠們智商情性,順應牠們的喜怒而解決問題,結果對他來說不論是名或實,兩無虧損又不起紛擾!換個角度說,狙公不用突顯自己什麼特別高明的智識、技法去壓制獼猴,而是順應獼猴的特性,利用獼猴對「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喜怒特性去解決問題。

看「朝三」與「朝四」有一之差,然而若能看遠一點,「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所得的果是完全相同的。看到的結果爲什麼不同,又爲什麼相同,這是眼界不同所決定了。

莊子認爲天地間「可乎可,不可乎不可」,就是說可與不可的特性具存;「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物之存在就有它的本質,有它本來的用處,無論大與小、美與醜,成與毀等等,看似對立,都是物之本然存在狀態,其間的道理都有相通爲一之處。

莊子認爲通達者能「齊物」,就是能夠明白各物之間相通之理,從而能夠止息是與非之爭。也就是讓生命在各自的境界中各得其所,自適自得而不生對立紛爭。

人活在大自然之中,如果能夠不帶觀念去觀看人與物,放下成見去觀看人與物的本然差異,那麼就容易明白、容易掌握萬物之間道通爲一的道理。這樣一來,人則能自適自得,能自適自得就很近於道了,這是他講齊物的一層生命意義。

不管是天賦的眼界寬窄、高低有何不同,聖人君子對是與非不去爭論,能觀其差異之間的相通之處,能以和平之心觀看是與非,從而等待天道發揮自然均衡的作用。這一來則能讓是與非的爭端在天道中自然休止,不管對他人或對自己都是寧和的境界。△

(有刪減)

 
分享:
 
人氣:20,03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