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生死抉擇 他們選擇捨生取義(圖)
 
劉曉
 
2019年12月20日發表
 



古代君子認爲,面臨生死選擇的關鍵時刻,只要行爲符合自己的道德追求,哪怕是爲了一件小事而捨生取義,他們也絲毫不會猶豫。

【人民報消息】太史公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古代君子認爲,面臨生死選擇的關鍵時刻,只要行爲符合自己的道德追求,哪怕是爲了一件小事去死,即捨生取義,他們也絲毫不會猶豫。先秦時期,這樣的故事非常多。

田卑不附和叛臣

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簡子的家臣佛肸在做中牟的縣宰時發動了叛亂。他把一口裝了水的大鼎放在庭院裏的柴火上,對士大夫們說:「跟我站在一邊的可以得到封地,不跟我站在一邊的我就煮死他。」大夫們都不得不聽從他。

輪到田卑時,他說:「按道義應該死,就不逃避斧鉞的懲罰;按道義不該飛黃騰達,就不接受高官厚祿。違背道義而生存、違背仁德而發財,還不如下油鍋。」說着撩起衣襟就要往鼎裏跳,佛肸不假思索就趕緊放了他。

趙簡子得知中牟叛變後,出兵平息叛亂。當聽說田卑不肯附和叛臣,找到他要賞賜時,田卑卻說:「萬萬不可,一個人被突顯出來,而使成千上萬的人抬不起頭,明智的人不會做這種事;賞賜一個人,而使成千上萬的人感到慚愧,仁義的人不選取這種辦法。我如果接受賞賜,會使中牟的人都覺得自己無地自容,那是不仁義的。」

田卑不僅推辭賞賜而且還要搬家。他說:「以自己的德行而使凌駕在他人之上是不道德的,我要離開這裏。」於是他遷居到南方的楚國。

易甲不從白公

春秋時期楚國楚平王的太子名叫建,他因受到佞臣費無極的誣陷,被迫逃亡它國,後來在鄭國被殺。太子建有個兒子勝也流亡在國外,楚惠王即位後,令尹子西把勝召回,叫他管理白這個地方,因此勝被稱作「白公」。

白公勝對楚國迫使他父親逃亡這件事懷恨在心,要殺惠王和子西,想讓比較有實力的易甲做自己的幫手。他擺了個陣勢給易甲看,說:「你如果幫助我,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祿;如果你不跟我合作的話,那麼這些人就要殺了你。」

易甲笑着說:「我們曾經議論過什麼是義,您忘了嗎?雖然馬上可以得到天下,但如果不合道義,我也不要;用兵力來脅迫我,如果不合道義,我也絕不服從。現在您要殺您的君主,又想讓我幫助您,這不是我所追求的義。儘管您用利益來打動我、用武力來威脅我,我也絕不會去做的。您逞您的威風,而我也要表明我所追求的義。用武器來抗拒您,那是較量;用語言來答應您,那是庸陋。我聽說士爲了義絕不會相爭,也絕不會貪生怕死,而是拱手站着等別人來殺而面不改色。」

說完,易甲雙手一拱,站在那裏等待刀劍,從容平靜,面不改色。

晏子不畏死 斥責崔杼

公元前548年,齊國大夫崔杼因爲齊莊公與自己的妻子偷情,於是與大臣慶封聯合殺死了莊公,扶立景公。之後,他命令士大夫來到太廟參加盟誓,所有人都要解下佩劍才準進入,盟誓時話音不響亮、不用手端牲血的都要被殺頭,被殺的有七個人了。

輪到上大夫晏子時,晏子捧起盛血的杯子,仰天長嘆一聲說:「唉!崔杼幹了大逆不道的事,殺死了他的君主。不跟隨公室而跟從崔、慶的人會受到報應。」參加盟誓的人都盯着他看。

崔杼對晏子說:「你如果改變你的言辭,我就和你分治這個國家;你如果不改變,我就要殺死你。劍要刺死你、戟要勾死你,希望你好好考慮考慮。」

晏子回道:「我聽說因爲利益的迷惑而背叛他的君主是不仁義的;因爲刀劍的威脅而丟掉美德是不剛勇的。《詩經》上說:『和樂平易的君子不用不正當的方法謀求福祉。』如今我怎麼可以收回我的話而去求福呢?任憑你劍刺、戟勾,我都不會改變我的心意。」

崔杼要殺晏子,但被手下阻攔,崔杼就放了晏子。晏子從太廟出來後,登上馬車。晏子的馬車伕要快馬加鞭離開這個地方,晏子碰了碰他的手說:「虎豹在深山密林裏生活,牠們的性命決定於廚房。跑得快未必能多活幾天,走得慢未必會早死幾天。」於是就以平時的駕車速度離開了。

也是在崔杼殺死莊公後,齊國太史寫下「崔杼弒莊公」的記錄。崔杼很生氣,讓太史修改,太史不改,崔杼殺死了他。

太史的大弟弟繼續寫「崔杼弒莊公」,崔杼又殺了大弟弟。太史的二弟也這樣寫,崔杼又殺了二弟。最後太史的三弟依舊這樣寫,崔杼無奈之下只好放過了他。

而此時,太史的族人南史氏族以爲太史全家都被殺了,正要帶着竹簡去寫「崔杼弒莊公」這幾個字,結果發現已經如實記錄,於是離去。

(參考數據:漢代 劉向《新序》、《左傳》)△

 
分享:
 
人氣:16,78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