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为中共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右为中华民国行政院长赖清德。 | 
【人民报消息】新华社北京4月2日以《国台办: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十分危险且自不量力》为题,谴责中华民国行政院长赖清德主张台湾“主权独立”,并且不承认“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是什么?就是台海两岸坚持一个中国。这个中国是承传五千年神传文化血脉的中华民国,还是马列子孙中共非法政权(对外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锅糊涂浆。所以“九二共识”后边还有四个字:“一中各表”。也就是各自关着门愿意怎么表述就怎么表述。 ◎ 中华民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从历史上来说,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中华民国、苏联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1945年2月25日,由美国、英国、中华民国、苏联、法国五国作为联合国发起国,也是常任理事国,邀请《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各签字国参加在美国旧金山隆重举行的联合国制宪大会。 看过《九评共产党》系列文章的人都会知道,中共之所以最后占领中国大陆,一个是勾结侵华日军,另一个是派遣特务们潜伏在国民政府要员身边,包括蒋中正介石先生身边的打字员都是中共特务。蒋公的作战命令还没传达下去,对手毛泽东已经看到了。你说这仗怎么打?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的专机机长衣复恩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他驾驶着中美号,在成都的凤凰山机场,载着蒋公在空中盘旋,最后一次观看祖国的河山。衣复恩回忆说:这是蒋公从政生涯中最心酸的一刻,他坐在飞机上,一言不发。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出卖中华民国,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XXVI)号决议,决定驱逐中华民国出联合国,并承认中共非法政权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这给蒋公精神上极大的伤害。 1972年2月21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2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世界警察美国政府的公开堕落。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幕后指挥者尼克松竞选没有受到影响,他连任总统成功,但水门丑闻越查麻烦越大,最终查到尼克松头上,他众叛亲离,不得不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这应该是对尼克松把中华民国赶出联合国的惩罚吧。 1975年4月5日,没有光复大陆的蒋公带着万分的遗憾离开人世。 第二年,1976年9月9日,不敢迈进故宫半步的毛泽东撒手人寰。 ◎“九二共识”不存在,台湾只是中华民国的临时国都 现在有些人把中华民国的临时国都台湾省说成是“台湾国”,这是完全错误的,是不符合历史的。不管时日多久,不管分裂多久,神州大地与台湾岛都是中华民国的领土,都是五千年神传文化的组成部份和血脉。 新华社报道说:马晓光强调,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永远不可能从祖国分裂出去。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一切分裂国家的行径和伎俩注定都是要失败的,终将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马晓光说“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没说错,同属中华民国。 马晓光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说的对,中国领土和台湾领土都归属中华民国。 “台湾永远不可能从祖国分裂出去”,那是当然,炎黄子孙怎么能跟马克思的孙子、列宁的儿子谈什么“九二共识”呢?不同宗不同根不同种,共识个啥呀! 马晓光说“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你们反对,我们也反对。
| 上天的旨意谁能推翻?!此为贵州藏字石“中国共产党亡”。 | 
台湾省的兄弟姐妹们,你们不能窝在台湾这个小岛就知足啦,祖宗留下神州那么大一片土地就不要了?难怪马晓光都急的放糙话,说“一切分裂国家的行径和伎俩注定都是要失败的,终将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话糙理不糙啊! 中共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4月2日还谴责说:“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多次公然发表‘台独’言论,狂妄挑战两岸关系现状,严重挑衅两岸主流民意,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危害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这是十分危险的,也是自不量力的。” 赖清德,你要不动气的听,马晓光说的基本在理,台湾岛不是台湾国也不是中华民国,只是中华民国的一个省,叫台湾省。由于上面所说的那些历史原因,中华民国在1949年暂时迁都到台湾省。迁都之后,蒋委员长提出打回老家去,光复大陆,但至今没有成功。 现在看来光复大陆有希望了,一来美国现任总统川普坚决站在神的身边(中共邪党一听神就哆嗦),支持中华民国强大;二来贵州有一块藏字石,上面预言“中国共产党亡”。 中华民国重整山河的日子就在眼前啊!(文/李晓)△ (人民报首发)






























































 打印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