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律師首次披露 關押期間遭酷刑(多圖)
 
2017年7月19日發表
 



王宇律師在軟禁中發表公開信,感謝不畏強權、不避風險、突破恐懼,無畏擔起大冤案件的人權律師們!



王宇律師(右)與丈夫包龍軍夫婦一直被中共軟禁在內蒙古。



2017年7月9日,抓捕維權律師兩週年之際,余文生律師夫婦驅車來回兩千多公里探望王宇夫婦,此爲合影。左王宇夫婦,右余文生夫婦。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劉仁報導)王宇,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人,中國女性維權律師,曾代理多起著名維權案件,例如範木根案、曹順利案、尹旭安案、伊力哈木·土赫提案,並曾爲大批法輪功學員進行信仰無罪辯護,並參與了國際著名的2014年建三江事件。2015年6月公開聲援法輪功學員向最高法院控告江澤民的羣體滅絕罪。

2015年7月9日凌晨,王宇被人帶走,一家三口都失蹤。隨後,上百位中國律師發表嚴正聲明譴責中共警方,民間發起公民連署救援。在王宇被拘後的48小時內,中共大規模抓捕維權律師、人權捍衛者。據統計,全國在此期間有230多位維權律師被失蹤、傳喚、限制人身自由、約談。

「709大抓捕」事件,是由2015年7月9日起,大陸不同地區的維權律師、律師助理、維權人士、家屬等,突然遭公安局帶走。史稱「709」。

余文生律師認爲,709事件的起因,就是2015年5月的慶安事件,訪民徐純合被警察擊斃,20多名前往聲援的公民和提供法律援助的維權律師,先後被警方拘留。維權律師發表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聯署聲明,並獲得660名律師簽名支持。

余文生:「這些事件給當局看到了也就是形成一種危機,就是律師的民主願望越來越強烈,它必須要遏止,所以之後709這件事情就爆發了。」

2016年1月8日,王宇以「顛覆國家政權罪」被逮捕,關押在天津市第一看守所,與外界失聯。期間家屬委任律師要會見王宇等人,一直遭拒絕,外界沒有王宇的任何消息。8月2日,北京鋒銳事務所四名被指控「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律師在天津市法院非法開庭的前一天,香港東網突然刊登一篇王宇專訪,說王宇已獲得取保候審,並認罪。在中共公檢法手裏不死也得脫層皮。網民確信王宇是「被認罪」。

自去年8月獲得取保候審後,王宇和包龍軍夫婦一直被中共警方軟禁在內蒙古,外界很難知道他們的消息。2017年,「709」抓捕維權律師的恐怖事件滿兩週年之際,作爲王宇的老朋友,余文生律師希望能知道她的消息,於是和妻子倆人驅車來回兩千多公里探望王宇夫婦。

余文生律師說:「王宇現在還是沒有什麼完全自由,因爲我去的時候,實際上我見她的時候都有國保在外面,國保車接車送,包括她的孩子,所以當局對她的監控還是比較嚴的,我看她現在屬於被軟禁狀態,還希望外界對她多多支持,讓她打破這種困境。」

就在這種困境下,王宇律師首度發表公開信,感謝一大批不畏強權、不避風險、突破恐懼,無畏擔起這個大風險案件的人權律師們。她在信件中寫道,「是你們,率先打破恐懼,勇敢的向強權挑戰;是你們,率先傳播真相,揭露不法、控訴酷刑,讓世界爲之震驚;是你們,前仆後繼毫不退縮,雖遇強壓仍不屈不撓,展盡人權律師的風采。」

她說,通過這些人權律師的大無畏行動,才有了外界對「709」的關注。王宇律師受到極大鼓舞,首次公開透露她因受酷刑折磨而被逼認罪的經過。

據新唐人電視臺採訪報道,王宇說:「那些惡魔絕不僅僅是殘忍的預審和主管,還包括那些看守我的小姑娘,都是20歲左右的年紀,正值花季,但我不知道,小小年紀的她們爲什麼會那麼的邪惡。 」

「那時,我是被劃在一個大約40釐米X40釐米(約15.7英寸X15.7英寸)見方的小方框內,我被要求每天必須老老實實坐在小方框裏一動不能動,只要我的腿腳稍微有一點出了那個小方框,就會被她們提醒或毆打。」

戴着手銬腳鐐,不讓睡覺,在狹小的空間一動不能動,這已經超出了人的生理極限,在非人的折磨下,王宇被迫認罪。

紐約大學訪問學者滕彪:「王宇是709事件第一個被抓的律師,也是受到國際社會嚴重的關注,那她當時被迫認罪被迫妥協的時候,我們實際上都清楚這背後肯定是酷刑和對家人的脅迫,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我們也都完全理解。」

滕彪說:「她向709的羣體律師致敬,而且是在7月9號這一天發出,應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應該說對中國維權律師羣體是一個非常大的安慰和鼓舞。我們一方面對王宇的舉動表示敬佩,另一方面也更加擔心,當局會對她、她的丈夫包龍軍、還有兒子包濛濛可能採取報復措施。」

余文生律師表示,中共的字典中根本沒有什麼民主自由和人權,他們只有專制的思維去鎮壓,爲了達到目地不擇手段。所以他認爲,人權律師只有更堅強更堅持,才能捍衛人權的使命。

讓我們繼續關注王宇全家以及其他被迫害的律師的消息。(記者劉仁)△

 
分享:
 
人氣:96,59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