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這次《對話》節目作用大大的(圖)
 
蕭愚
 
2006年3月5日發表
 

錢都用在這裏啦!(動向)

【人民報消息】在民主社會,很多人覺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西方人比,顯得很複雜,又很古怪。這種不同被中國人歸結爲: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實近代中國人不太會從自身的環境看問題,而是認爲是傳統的文化造成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確實博大精深,但是深植於信仰爲本,道德爲尊的原則之中。因而,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不卑不亢的民族氣節。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享譽。重禮儀,道德,追求真理是古時中國人的美德,這些傳統的教化,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的明德君王和仁義百姓。康乾盛世時期的萬國來朝,是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尊敬的表現。

近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完全改變了,中共上臺後,不同時期的各種運動都在「打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口號聲中進行,以鬥爭哲學爲基礎的「共產黨的文化」將傳統文化破壞殆盡。經過幾十年的中共的「暴力加謊言」的強制灌輸,人們的觀念已經完全變異。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邀請中美兩國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參與。雙方參加的都是優秀的學生。整個節目中的兩個環節因爲中美學生表現的強烈對比,令人震撼。

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別給出了智慧、權力、真理、金錢和美的選項,美國學生幾乎驚人一致的選擇了真理和智慧。他們有的這樣解釋,如果我擁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應我就會擁有財富和其他東西。而中國高中生除了有一個選擇了"美"外,沒有一個選擇真理和智慧,有的選擇了財富,有的選擇了權力。

從這些很自然的選擇中,映射出當今中共統治之下人們的心理。「有權便有一切」「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些來源於共產黨的統治文化的思維已經佔有了人們的思想空間,相比之下,真理、智慧無人問津。因爲中共的統治下,人們嚐盡了「權力高於一切的」的苦頭。中共的集權統治,在各級政府之中的體現,人們看到,權力是高於一切的,凌駕於一切法律之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只是中共權力之下一個內容罷了。只要有了權力,就可能擁有 一切。而財富和權力是相互相生的的,有了錢,可以打通各級權力,因而百姓中有「權生錢,錢生權」的說法。這些是中共的統治灌輸給人民的思維方式。如今形成了社會風氣的真實寫照。

在第二項的環節是制定對非洲貧困兒童的援助計劃。首先由中國學生闡述。從歌頌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到吟詠茶馬古道,然後有人彈古箏,有人彈鋼琴,有人吹簫,三個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會又是一個人深情地背誦,然後是大合唱。最後對非洲的援助計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

有一個留美的華裔作家發問,你們募捐,要我掏錢出來,首先你的整個援助計劃得打動我,我還要知道我的錢都花在什麼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錢是不是都真正發揮作用了。我們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問題面面相覷,誰也回答不出來。

美國高中生的方案,則是從非洲目前的實際情況,從也許我們都想不到的非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飲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來很細小的實際問題入手,每一項,做什麼,準備怎麼做,甚至具體到每項的預算,而那些預算竟然準確到幾元幾分。每個人分工明確,又融成一個整體,整個計劃拿來就可以進入實施階段。

相比之下,中國學生的「計劃」實際是一個華而不實的「表演」,這裏有很多共產黨的各種活動的影子。在中共的各種會議、慶典中,首先是歌頌「大好形勢」,歌功頌德黨的領導,但是對於具體的事情卻從不認真地考慮。這些也成了人們普遍的思維方式。人們習慣了這種黨要求的思維方式,是因爲他們發現不按着黨的要求,你什麼也做不成,因而,精心研究上級的心思,表現出來的是繁瑣的思維,古怪的行爲。曾經有一個真實的「笑話」。說我們大陸的一所大學的党支書記帶隊對加拿大的一所大學進行訪問,訪問過程中,加拿大的大學的校方由院長出面陪同,互相交換了名片。可是在整個訪問的過程中,這個書記一直通過翻譯問:你們的「secretary」(英文翻譯成「祕書」)在哪裏,院長就引見了祕書給這個書記,這個書記就開始和這個祕書大談訪問的事宜。當時加方的院長奇怪的很,不知道這位書記要做什麼。在後來的訪問中,書記就一直緊跟着這位祕書。把院長甩在一旁。這位院長一直不懂爲什麼,直到這位書記帶的團離開後,他才找了箇中國同事問了一下:原來英文的secretary,中文可翻譯成「祕書」或「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的書記是第一把手,其他的行政官員都得聽書記的決定。這位書記以爲加拿大和中共政權一樣,也是黨領導一切,凡事都得聽書記的。所以就鬧出了書記找祕書彙報的大笑話。

這些「共產黨的文化」的思維成了中共控制人們行爲的暗示。而如今中國自然環境的惡化,社會環境的惡化,社會人際關係的冷漠,對生命的輕視,皆源於黨文化的思維模式,是禍害人民的根本。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15,63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