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一个美国雇员和他的中国大陆老板的一次对话
 
【人民报消息】K先生是个典型的老美,个子挺高,皮肤是白里带黑,是一种拉丁人的那种淡淡的棕黑色,所以我想他大概是白人加上墨西哥裔人的后代吧。说他是典型的美国人,因为他实在是很没心计,不灵活.更不懂得一种微妙的、见风使舵般的东方人的委婉。

偏偏他的老板是个大陆中国人,那种在中国的官场里混的很如鱼得水的那种中国人。我们通常都尊称他为“王总”。因为他除了在这里有一个贸易公司之外,在国内的某个省份,还是一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按一般大陆人的标准来看的话,他已然是相当地成功了。他的公司,是本地的一个著名的打火机进口商,公司有10来个员工,一年的销售量有好几百万。

K先生,就是王总手下的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是属于那种底薪加佣金的靠销售量吃饭的,很一般的业务员。

事情已经是好多年以前发生的一件往事了。我相信K先生也好,是王总也好,很可能都已经将他们之间的这一次短暂的对话给忘记掉了。他们当然不可能知道,他们的这一次短暂的探讨,还深深地烙印在另一个人,一个旁观者的记忆当中。

王总,从他的身份来说,是当然的一个爱国者了,他的货源全靠来者大陆的某个工厂的长期的廉价的支持。而且在付款等各方面也都给予了你在美国本地根本都不可能想象的优惠条件。

K先生,当然是必须仰仗老板所提供的一切优惠的条件才能有利可图的。那天的谈话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我不知道,我到他们中间的时候,他们的谈话已经有一会儿了。王先生似乎在说中国怎么好怎么好,如今美国的经济实在太仰仗廉价的中国货了。看看这到处都是中国货就知道要是没有这些便宜货,这美国的通货膨胀还不知会高多少呢。

那天他的兴致特好,似乎刚刚从中国回来,而K先生恰好也在那儿,正等这老板给他的一个客户出货呢。

然后,王总问那位K先生说:

“今后,看来你得上一上中文课了。”

“好的,老板”K先生说“有空我会去学一点,现在我会说:你好、谢谢。”

然后,他就非常认真地用中文学着说:“谢谢。”

“你喜欢吃中国菜吗?”老板又问他。

“喜欢,当然很喜欢。”K说“我们一家人每个礼拜都会吃一次中餐”。

听到这话,老板显相当的满足,然后就信口问到:

“K,下一次我带你去中国,你喜欢中国吗?”

老板只是随口问的,半带着闲聊的味道。我原以为按我们的习惯,出于礼貌,K先生一定会说一句客套话,如谢谢、我很喜欢中国之类的。但出乎我的预料,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那位K竟然说了一句:“嗯,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喜欢中国,但可能不是太喜欢吧?”

他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楞了一下,好象一下子气氛就沉了,连我也吃了一惊,心想:“你这老美怎么啦?干吗不说一句客套一点的话呀!”

老板也有一些搞不明白,他又问了一句:

“K,你说你不喜欢中国?为什么?”

“嗯,是不喜欢,但很难告诉你准确的原因。”K说。

“你了解中国吗?”老板问他。

“不太了解。”K老老实实地承认。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你知道吗,K?”老板问。

K摇摇头。

“伟大?”他问“你说的伟大指什么?”K说“但我更喜欢韩国。”

“喜欢韩国?”老板问。我发觉王老板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什么”。

话谈到这会儿,已经不是BUSINESS TALK了,而是政治味道很浓的一次对话了。我感到诧异的是K说话是那么的没有顾忌,难道这一点棉籽你都不愿给你的中国老板吗?不管怎么说是中国人在养你嘛!

“对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韩国。”K仍然坚持着他的观点。

“中国比韩国好,”老板说,“你看我们有伟大的中国菜!”老板说。

“中国菜确实不坏。”K点头同意。

“我们还有,”老板想了想说,“我们有万里长城。万里长城,K你知道吗?”

“我知道。”K说,“我知道万里长城,GREATWALL。”

“对呀!”老板说,“那是在月亮上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呢!”王老板说。

“这个,”K点了点头“没有听说过。”

“你再看,”老板对K晃了晃手里的一个打火机,半带开玩笑地对K说,“我们替你们的国家制造了这么多便宜的东西,你们美国人占了多少的便宜呀!”

他最后这一句话里,我听出来似乎还有另一种味道,就是:“瞧,我还是你的老板呢,是我养活了你。”

“但我还是更喜欢韩国。”K用一个非常平稳,但是非常肯定的口吻回答了他的老板,“因为他们有更好的人民。”

最后这一句话,我这6年来一直没有忘记掉,而且一直在回味,他的这句话的英文是:“BUT THEY HAVE GOT BETTER PEOPLE”

我从此就记住了这句话,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美国人口里说出来的,一句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话。以后在不同的场合,我都有听到美国人在这么说,好多时候是带有彼此相互勉励的性质的,意思是说,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TO BECOME BETTER PEOPLE”

我再没有见到这位K先生。自从他说完了这句话以后,王老板就沉默了,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各自回去工作。我也没有再和他来往。日后听说他生意越做越大了,甚至还有了一个投资银行。但最近这几年来则完全不知所终,他的事业不知哪里去了。

有一次,我的一个亲戚告诉我说,那个王总,他在洛杉矶有一栋大房子.值30万以上,是好几年以前买的。当时,他们俩一度合作在东北做家具,王老板建议国内的那个国营工厂在这里买一个办公室,对方后来同意了,但是开始买的时候,王老板告诉人家说,这里买房子不能用公司的名义,而必须用私人的名义买,所以这栋房子在所有权上就写上了王老板的个人名字。

“你们大陆人真聪明啊!”我的这位台湾亲戚这样评价道。

“怎么这样的好事就轮不到我呢?”我是这么半开玩笑地回答他的,心想,王老板的这栋房子,现在如何了呢?3年下来,大概得涨到40万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BETTER PEOPLE”的含义则越来越敏感了。尤其是当我又听到了美国人“歧视”中国人的报导时,我都忍不住会想到K和他的中国老板之间的那次对话。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3/27/1993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