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犬馬中央大員葬身火海 要嫌「自殺」案件神祕恐怖 (圖)
 
2002年1月3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二零零一年十二月十九日深夜,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政府賓館突然發生大火,消防部門出動了全市六十輛消防車中的四十八輛奮力救火,然而大火還是燒了五個多小時,整座達八千平方米的豪華建築幾乎全部倒塌,僅僅留下了南樓被燒得面目全非的一小部分。

十二月二十二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向國務院提交了重大事故報告,內稱:截至二十二日凌晨,火災中死亡人數十一人,其中有七名幹部、四名女服務員,另有三十三人受傷,正在留醫治療中。該報告稱,經區公安廳、區保衛部門對現場初步調查、取證,發現現場多處留有航空汽油被點燃引發大火的疑點證物,從而說明這是一起對賓館環境十分熟悉、有準備、有目標、預先策劃好的縱火案。

據消防部門報告,起火源頭有三處:賓館一樓皇都歌舞廳「總統」包廂門口,舞廳音樂調節室,二樓二零六、二零八高級套房前的電梯。這三處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起火,初步判斷是一起針對某些人的縱火案,其目的是要把目標人物置於燃燒的大火中燒死或被濃煙窒息而死。

呼和浩特市政府賓館始建於一九五三年,是一幢俄羅斯式建築,原來叫「友誼宮」。六十年代後期,該宮改爲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招待所,八十年代中期進行過翻修,九十年代中期又進行了一次豪華改裝,建成了一座集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現代化賓館。其後,這座賓館專門用來招待中央和外省司局級以上官員,而且必須憑自治區政府、自治區軍區或呼和浩特市政府的介紹信才能入住。而對於自治區本地的土幹部,該賓館規定必須是副廳級以上,方可進入。除此,自治區政府和市政府還每月撥出八百多萬元,補貼賓館的各項開支。

呼和浩特市政府賓館的一大特色是,備有五、六十名姿色較好從內蒙古、新疆、東北藝術學校、軍區文工團、衛生學校選來的蒙族、維吾爾族、滿族、漢族、朝鮮族未婚女青年,她們名義上是女服務員,實際上卻幹「五陪」女郎的工作。在待遇上,這些「五陪」女郎除享有當地一般幹部望塵莫及的五千元到一萬元的特高工資待遇外,還都一律列爲公務員編制,規定工作期二到三年,並在規定期結束後,組織上將保證她們被安排到部隊或政府工作。

在這次火災中喪命的總共有七名中共官員,他們是: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兼副市長林選才,內蒙古軍區政治部辦公室主任錢樹森大校,國務院的兩名局級調研員,呼和浩特市接待辦副主任(副局級)王安明,以及當地兩名退休的正廳級黨幹。大火中,有十六名充當「五陪」女郎的服務員傷亡,其中四名當了陪葬,她們是在高級套房中被濃煙燻死的。

在大火中喪生的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兼副市長林選才原是國家建設部的一名司長,由中共中組部提拔重用,特按中共規定抽調去內蒙古掛職鍛鍊。按照規定,掛職幹部是一律不能住高級賓館和招待所的,可林卻偏偏要擺中央大員的譜,到任伊始就賴在賓館不走,於是在不知名的「敵對勢力」巧妙安排下,活生生地被燒成了「黑炭」。

大火燃起的那天晚上,新上任的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和副書記嶽福林預定要到賓館看望中央派來的林選才和另兩名國務院調研員,但由於當晚北京突然通知召開電話會議,兩個書記的拜訪不得不臨時改期,這才僥倖地逃過了一劫。

中共中央驚聞呼和浩特中央大員遭火攻後,國務院處理重大事件、事故辦主任、副總理李嵐清立即下令責成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就「一二.一九」事件的前因後果及賓館內部活動情況提出詳細報告。其後,北京又派出了以國務院副祕書長馬凱爲組長、並有中紀委、中組部、監察部、公安部成員參與的工作組進駐呼和浩特,意欲查出實施火攻的幕後組織和個人。

此外,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也就「一二.一九」火攻案發出了四點批示:一、要排除內部可能的干擾,全力查清賓館起火的原因;二、要追查爲什麼至今還在搞爲幹部提供特殊享受的賓館;三、對進出此類燈紅酒綠場所的幹部要作出黨紀和行政處理,屢教不改者要開除黨籍和公職;四、立即取締、改革專爲幹部提供特殊服務的賓館、俱樂部、招待所,今後如查證仍有類似的特殊服務場所存在,要追究當地黨政主要負責人的瀆職罪。

據內蒙古自治區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呼和浩特賓館大火不是一宗簡單的攻擊案,其背景相當複雜,它可能同內蒙地區黨政班子的大換班有關,也可能是當地蒙族或漢族的抗共底下組織暗殺行動的一部分,更可能是黨內主張採取極端手段對抗中共現行政策的派系所爲。去年,中共中央委員、內蒙古自治區委副書記兼自治區政府主席雲布龍在一場離奇的車禍中死亡,就有人懷疑是一起有預謀的謀殺案。

然而,就在「一二.一九」火攻案發生後的第三天,即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在一輛被棄置在賽馬場內的自治區保衛處軍用吉普里,發現橫躺着兩名已吞彈自殺的該處官員,而這兩名官員被調查均與賓館縱火案有關。「自殺」無疑使該案件蒙上了一層更加神祕恐怖的色彩,同時也讓人感到案件背後的確隱藏着一支令人毛骨怵然的黑手。



 
分享:
 
人氣:12,35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