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雜談——「上行下效」
 
靜觀
 
2002年1月1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上行下效」這句成語來源於春秋時期,相傳齊景公自從賢相晏嬰死了之後,一直沒有人當面指謫他的過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有一天,景公歡宴百官,並以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一支 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百官也都高聲喝彩:「好呀! 妙呀!」。事後臣子弦章對景公說:「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話說:「上行而後下效。」 後人便把「上行下效」來形容上面的人喜歡怎麼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麼做,再往後,人們漸漸將「上行下效」專指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把它叫做「上樑不正下樑歪」。

當今社會貪官當道,腐敗現象比比皆是,同時社會上還要許多不良現象,不正之風,可大家對此都變得越來越麻木,多數時候就以「上行下效」來找藉口,言外之意是上級官員都這麼幹了,全社會都這樣幹了,我不跟着學怎麼能行呢?被判死刑的成克傑,「慕馬」還有許多被挖出的貪官們也一定心裏忿忿不平,他們一定想這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上面更大的貪官們爲什麼沒人管?難道這一切都只能怪罪於「上行下效」嗎?筆者以爲這種論調有些太過偏頗了。

的確,目前社會上的許多問題,中共最高層的幾個人罪責難逃,大家包括那些以「上行下效」爲藉口的人,是否應該想一想,你們雖然有上級領導,你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另外一些人的「榜樣」呢?即便你無權無職,一介平民,你也還會有家庭、有子女,大家是否想過,我們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不也是在某種程度上被「下效」了嗎?那麼要是自己有什麼不正當的行爲,難道不是也影響着一些人,從而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嗎?再若有更加嚴重的,不就成了「爲虎作倀」嗎?當前社會是是非非,誰又能真的置身世外呢?

再若深究,大家真的是什麼事情都是「上行下效」嗎?說句笑話,如果真是這樣倒也是好事,那真的是可以「政令通達」,有錯誤也可輕易地追究出誰該負責了。但在實際生活中,人人都有私心,所以遇事都會從自身利益出發,「上行」若對己有利則效仿,否則便敷衍了事。更有甚者,有些人別有用心地將「上行下效」發展成了「上級的命令不得不執行」。其實這是在爲自己的某些行爲找藉口,骨子裏其實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前途受損失。明知「上行」是錯,但出自私心而「效仿」,而且又想爲自己的行爲開脫。海南那位聽命於上級命令開槍打死村民的治安員將違法的指令看得大於國法、大於人命、大於自己的良心,無非也就是自私之心作怪,害怕自己的利益損失。還有那些虐待打壓煉法輪功的老頭、老太們的惡警們,大多也都說「上面的命令不得以…」,他們爲什麼明知不對而爲之,追其根據,也是因爲自私之心。

平心而論,私心人人皆有,或大或小。從另一方面講善心也是與生俱在的。二次世大戰時的「辛得勒名單」大家一定早已熟知,那個甘冒生命危險的德國人,不正是放下自私之心後,才可能做出令人感動的善舉嗎?就說近一點,大家都知道「雷鋒」、「孔繁森」,哪一個不是放下私心,一心爲了他的典型,這也正是他們可以不以「上行下效」爲藉口或爲行動準則的根源。古語:「萬事存乎一心」,「上行下效」本身並無對錯或正負之意,就看用者本身的用心如何了。

社會上的各種不良行爲,大家都深惡痛絕,爲什麼就不能從自己作起,每遇一事是否可以嘗試着放放自己那顆自私之心,這樣也許是一個好的開始。「上樑不正下樑歪」確有一定道理,但從另一方面講,如果「下樑」都正了,那歪歪的「上樑」哪有地方放,它自己就垮了,畢竟萬丈高樓起於基礎,每個真正的愛國者,真正的有識之士不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嗎?


 
分享:
 
人氣:8,85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