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江泽民「登基」实难消受 天遣四名灾大闹中华
 
【人民报消息】有人大代表提出暂停桑拿洗浴业,因为中国正经历一场严重的旱灾,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已达3亿多亩,而在不同地区还经受著洪、蝗、虫的侵害。

据新华社报导,现在中国已进入少雨周期,中国北方缺水状况会恶化,南水北调工程应尽快上马。

6月12日,渖阳市的人大代表吴歌提了一个特殊的“议案”:暂停桑拿洗浴业,解燃眉之急!

这位副教授给这座城市的一家报纸投书,提出了她的想法:渖阳市的节水已不再是居安思危的问题,而是居危思危的状况。目前形势已经非常紧迫,不能等到一滴水都没有了才考虑节水问题,那时就来不及了。

她写这封信的背景是:渖阳正遭遇著自1905年有气像资料记载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如果旱情持续,一个月以后,这座东北重工业城市将面临饥渴境地。

旱:三北告急

中国正经历著一场严重的旱灾,至本刊截稿时,全国受旱农田面积已达3.09亿亩,并有1460万人和1150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入春以来,中国北方大部及西南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其中华北、黄淮大部、东北中南部、西北东部和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3到9成,一些地区滴雨未降、旱情严峻。北方大部地区连续出现的7次大风。也使土壤失墒严重,加剧了旱情发展。

近期西南地区的旱灾已经有所缓解,但专家预测:华北、西北大部及东北一些地区的旱情还将有所发展。

春旱已对夏粮生产造成影响,目前夏粮作物成灾面积已达2800万亩,其中干枯绝收面积占1/8。而严重春旱也给大秋作物播种带来困难,播种进度明显偏慢。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将因旱灾而减产已成定局,损失甚至将超过旱情严重的去年。

洪:已夺17人命

就在中国北方大面积干旱、土地龟裂、人畜饥渴的同时,中国南方省份广东却暴雨滂沱,目前已夺走17条生命。

6月12日下午。广州市发布了黄色暴雨预警信号。受高空槽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6月上旬广东省大部分地方降水明显比常年同期偏多,全省86个县市气像站中,有77个站降水偏多。广州市6月上旬累计雨量为183.6mm,比常年同期多6成。

连日的暴雨已经使广东阳江、云浮、茂名、汕尾、清远、梅州、河源、湛江、江门9个市受灾,涉及人口175.88万人,除死亡17人外,直接经济损失己达到6.448亿元。

蝗:四度袭击

蝗灾总是伴著旱灾发生。到目前为止,山东、河北、河南、海南、新疆、西藏等11个省区市夏季飞蝗已累计发生100多万公顷,发生区域涉及160个县市区。目击者称,河北安新、黄骅,河南开封、兰考,山东垦利等20多个县出现了高密度蝗群,密度已高达每平方米3000头至10000头。

这是中国连续第四年发生蝗灾。除常见的亚洲飞蝗外,非迁移蝗虫还在内蒙古、新疆、辽宁、广东等省区发生670多万公顷。

最新的消息说,新疆也有2000万亩土地发生蝗灾,有些蝗虫还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等邻国。专家指出,现在正是防治蝗虫的关键时刻。据悉,有关地区已经启用飞机撒药灭蝗。

虫:乘人之危

除了蝗虫,还有其他虫害在不同的地点发生。

在遭受空前大旱的辽宁省,严重虫灾正迅猛爆发。许多地区的大田农作物、水田农作物甚至林木都遭到各种虫类的猛烈“攻击”。令辽宁“雪上加霜”。专家指出,进犯辽宁的各路“害虫大军”主要是东亚飞蝗、稻水像甲、黑绒金龟子、麦蚜虫、蒙古灰像甲、金针虫等,大部分地区以“蒙古灰像甲”为“主力军”。

由于天旱,气温适中,陕西小麦种植区正在遭受近年来最大的一场蚜虫灾。肆虐的白色蚜虫密密麻麻地附著在麦穗之上,疯狂地吸食著麦浆,并以每3天一代“金字塔”般的几何速度繁殖著后代,灾情十分紧急。

在广西马山,玉米铁甲虫危害严重,四月底的统计,受灾面积达5333.3公顷。

并不是所有的虫害都归罪于旱灾。在贵州凯里.由于天敌缺乏,2万亩风景林正受到云南松毛虫与侧柏毒蛾的共同危害。

虫灾于五月中旬被发现,当地及时全力组织灭虫,在历时10余天的“人虫大战”中,平均每天有1000余人上山,共计捕捉害虫近70吨,终于保住了风景林。

北方将越来越干旱

尽管已经几天阴云笼罩,但只能令天气更加闷热。截止到本刊发稿时,北京地区首次降雨,但华北入夏以来的无雨天数仍在增加。

“‘旱怕阴天涝怕晴’□□天旱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李吉顺高级工程师用一句民谚来解释这种令人心急的天气。“在卫星云图上,明明有一道适合降水的气压槽,但地面和周围的水汽不够,就是形成不了降雨云。”

据李先生介绍,今春以来北方地区旱灾的表面情形就是这样,本来应该形成降水的大气环流,带来的却是几场沙尘暴。

干旱恶性持续

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北方已经持续几年干旱,而每一次干旱的影响都会涉及到下一年,因此,如果没有一次彻底的缓解,干旱就会持续下去,甚至越来越严重。

“春旱是中国北方经常发生的灾害,但像今年这样严重却很少见。”研究旱灾问题多年的李工程师介绍说。他认为,前几年的持续干旱,与形成今年北方大旱关系密切。

中国是一个受季风性气候影响的国家,每年夏季,从太平洋北上的暖湿气流带来中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

在每年七八月份暖湿气流到来之前,中国北方的降雨主要来自于地面水汽的蒸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前一年气候的好坏将影响到第二年,如果前一年降水不足,土壤含水量不高,第二年春天和初夏时节地面提供的水汽稀少,雨自然就下得少了。

北方干旱:找不到原因

“但是,这只是今年北方地区严重干旱的表面原因之一,还不是根本原因。”李吉顺先生说。造成干旱的其它表面原因还有:北方地区近年来多受西风高压控制,多干热风,难以形成降水;促成暖湿气流北上的副热带高压带持续偏南,到达北方地区的暖湿气流减少;大气环流也不正常,异常稳定 等等,但又是什么气候因素的变化造成了这些表面因素呢?

“直到60年代,华北还是一个水灾比较频繁的地区,但自60年代之后,华北就几乎没有发生一次水灾了。”作为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专家组的成员,李吉顺工程师对气候对中国水旱灾害的影响情况也很关注。

水灾数量的减少甚至消失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因为,这也意味著,中国北方地区已经越来越趋向干旱。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王绍武教授提出,我国进入了又一个干旱期,这种周期轮回的干旱期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

专家认为,从60年代开始,这个干旱期就已断断续续地持续著,只不过,近年来显得特别明显,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缓解的趋势。”李先生说。

他用北京地区的降雨量举了一个例子。90年代之前,北京地区的常年降水量还是600多毫米,但连续几年的干旱下来,目前的常年降水量标准已经下降为500多毫米。

“中国北方地区的等降水线一直在向南退缩。”李吉顺先生说。这意味著,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都比以前减少了。

为什么会这样?恐怕是大家急于想知道的,但李吉顺先生的回答颇让人失望:到目前为止,气候学家们并不知道中国北方气候发生变化的确切原因。

“有很多说法被提出来,但都不能算作问题的答案。”李先生介绍说,“比如说,有人认为□尔尼诺或拉尼娜现像的发生造成了中国北方的干旱,也有人认为是植被遭破坏引起的,但是,认真分析起来,都不确切。气候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

或许,我们只能认为,今年,中国北方经历的是一场“没有原因的大旱”。

会不会出现夏旱

今年北方春天和初夏的大旱将造成严重损失已经是定局,那么,今年的干旱会持续多久?会不会出现夏旱?李吉顺工程师介绍说,并不一定春旱发生就注定有夏旱,实际上,两者之间并无根本联系。

他解释说,每年由太平洋暖湿气流形成的雨带是中国东部最主要的雨季,这条雨带四五月份达到华南,六七月份到达江淮,七八月份才达到华北及东北地区。而在这之前,北方地区的降水主要因对流形成,与每年的主降水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现在就判断今夏的降水情况还为时过早。

李先生说,气像部门曾预测今夏北方地区的降水量不会偏少,这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春旱严重,夏季雨水正常,甚至造成洪涝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也许,今年夏天的降水还能一举结束连续几年的干旱呢!

首善之区未能幸免

北京昌平县长陵乡献陵村。据村里人介绍,今年90%的土地已经撂荒。

通往村子的道路两旁的旱地,一片赤土,零星长著快要蔫死的玉米苗,只有一小块地有刚浇过水的痕迹。许多村民围坐在大树下打牌,他们在等待,等待著天降甘霖。

这里属于半山区,很多土地位于山坡上,灌溉不易,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天□饭。

一位杜姓村民说,今年的旱灾是历年最严重的,以前干旱的时候还可以补种二茬、三茬玉米,今年可能连三茬都补种不上,二茬更不用说。

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就是玉米和黄豆。二茬玉米、黄豆一般都在五一前后种,但今年这个时候,滴雨不下,补种的二茬玉米几乎全部干死,黄豆也没法种。

这位村民说,如果再过几天不下雨,三茬玉米也就吹了,今年的收成也就完了。

记者采访时,车行半途,车轮忽然冒烟□□天气太过干燥和灼热,车轮上的刹车塞焦糊了。

由于天旱无雨,乡间土路上的尘土已积至近20厘米深,车行过后,尘沙弥漫。乡村绿化带树木已开始干枯,树根下的土地裂开深深的口子。

离献陵村不远,昌平县的白浮村已经属于平原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系统也比较发达。这里人对以往的旱灾几乎没什么印像。村民告诉记者,今年这里麦子、果树没受灾,主要靠喷灌撑著,大概20多天,昼夜浇水,一直未停。但是,现在灌溉用水全靠地下水,公路边的导流明渠已是滴水不见。

村里刚栽下的经济林木却己受到一定影响,在公路附近的农田里,根未长好的杉树林已开始成批死亡。

今年以来,北京累计平均降水量只有30多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54%。尤其是在农作物播种的关键时刻是四、五月份,几乎滴雨未降。

而且气温居高不下,5月,北京最高气温一度攀升到38.1摄氏度,这是10年来北京市首次出现5月高温现像,也是40年来5月高温天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干旱加重了高温,高温又加重了干旱。

与华北其它地区相比,北京的农田灌溉系统称得上相当完善,所以大部分乡村还没有出现无水可用的困境,但在一些山区和半山区,依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人畜饮水困难。

专家称,目前的旱情己是北京十几年来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广的一次旱灾。而在未来的几个月,它究竟会持续多久、灾害扩大到何种程度,依然难以判断。

旱灾影响种种

“中国是一个旱灾非常严重的国家,但旱灾受到的重视却远远不够。”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王昂生教授说。

专家希望连续三年的旱灾,能够引起中国对于这种自然灾害的足够重视,研究制定减灾防灾之道,尽量把旱灾损失控制在最小。

促动南水北调?

此次持续100多天的旱灾,再一次令中国华北的诸多城市面临水荒的老问题。5月下旬,天津就传出消息:周边水库水位都已经降到死水位,只能保证这座城市30天的用水。

从事导游工作的李靖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很紧张,买了好多矿泉水放在家里”。她说:“早就听说要南水北调,要是那样,我们天津人就不用急了。”

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已经确定。来自水利部的消息说,进一步的论证仍在进行中,至于何时动工,仍没有确切日期。不过这位官员说,气像专家预计,现在全球已经进入少雨周期,中国北方缺水现状会进一步恶化,相信这一点能够促动南水北调工程尽快上马,以解燃眉之急。

粮食:福祸相因?

旱灾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去年曾是中国旱灾最严重的一年,并因此造成粮食减产约9亿多公斤;而今年,到目前为止,灾情已经超过去年同期,专家预测,粮食减产也肯定将超过去年。

王昂生教授认为,由于国力的提高,粮食减产一时不会对国计民生造成重大影响,但一年年粮食持续减产,最终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农民来说,干旱的危害不仅仅是减产,而且,也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在这种形势下,将会有更多的农民放弃种田。

但另一方面,发生旱灾对一些农民来说也许会因祸得福。

联合国粮农业组织最新估计,中国粮食储备大约是3.62亿吨,远远超过事先的数据。而朱镕基总理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也趣称,担心中国的粮食太多了。

正饱受粮价低迷之苦的中国农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种田也能赚钱。而旱灾之后,如果粮食价格因此而回升,将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至少,也提醒一下人们:不要忽视农业。

隐忧:潜伏在地下?

专家指出,多年干旱令华北、东北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一再下降,形成巨大的“漏斗”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北京地区地下水去年一年减少储存量约1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下降了2-3米,是近年来下降最为严重的一年。过度开采致使华北地区出现世界面积最大的漏斗区,据1997年观测,仅北京规划市区就有313平方公里的面积硬度超标,全市现有地面沉降面积800平方公里,累计最大沉降量近1米,其直接后果就是这一地区地面下沉、土地裂缝和塌陷。

连续多年的干旱,已经使隐忧深埋地下。专家们说,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引发社会矛盾?

今年2月份,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新闻就发生在以小商品著称的义乌,它花2亿元买断邻城东阳市每年4999.9万方水的水权,成为国内水权交易的破题之作。

义乌的现实和中国众多城市面临的现实一样:缺水。

但争端也由此而生:与东阳相连的嵊州市认为,东阳采取的“库内损失流域外补”的办法,对嵊州水权造成侵害。

尽管这种类似“抗议”的争端并没有起太大的波澜,但包括地方政府在内,对水权的争夺已经初见端倪。

严重的旱灾令水成为更为珍贵的稀缺资源。在过去三年中,因为争夺水资源,经常发生村民之间、村与村之间甚至百姓与政府间的争斗和对抗。

专家指出,自然灾害固然会对人民生活影响巨大,但是,连续的自然灾害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还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旱灾的持续发展,也可能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引发的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有必要引起关注。

用水市场化?

与干渴的现实相矛盾的是中国人在用水上的大手大脚。即便东北、华北、西北干旱告急,大量的宝贵的水资源仍在被浪费。

在发生了百年不遇旱灾的辽宁,省长薄熙来已经警告这种浪费:要杜绝长流水、长漏水、人情水,杜绝跑、冒、滴、漏。

专家指出,中国水资源浪费严重,根本原因在于水价过低,用水没有市场化。

在北京,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不超过人民币一元。在郑州更有怪事:如果每户每月用水不足25立方米,仍要按照这个标准收费。此举无异于鼓励浪费。

据信,中国多个城市已经在准备把福利用水转向市场化用水。专家认为,这将大大提高城乡居民节水意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7/5/1424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