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從那裏來?
 
無夢
 
2001年10月9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 「九一一」恐怖襲擊後,媒體公佈了一些恐怖嫌犯的背景資料。照片上那麼多的娃娃臉,主兇阿塔也不過三十三,實在難理解這些年輕人會有那麼刻骨的仇恨。

  「他們爲什麼恨我們?」這是許多善良的人最近常提的問題。雖聽了不少議論,可我還是理不出個頭緒。有人說是美國的中東政策;有些歸罪於宗教,信徒受了爲真主獻身可上天堂的蠱惑,還有些歸咎於世界上的貧富不均等等。以自殺這種極端的方式去毀滅他人,總要有足夠的「恨」吧?

  其實,經過文革的中國人可能對仇恨播種過程並不陌生。當年毛澤東「七八年又來一次」的實質就是運動羣衆去找敵人,找仇恨的目標。這一招現在沒什麼市場了,可抓住機會去擴大矛盾仍是國內執政者的法寶。因此也就有了對內的鎮壓法輪功和對外的鼓勵狹隘民族主義。着了魔的人根據貼在別人身上的標籤去批、去打、去殺人、去放火……。文革中那些爲主義而生而死的意識形態殉道者與現時的宗教狂人何其相似。文革過後,覺得只要不再有那些運動,孩子們也就不會有我們兒時的那些惡夢。但這想法怕也是一廂情願。

  前不久回國,與幾位朋友有過一次小聚。四歲的小女兒中文不熟練,對誰都是一種「讓世界充滿愛」式的笑臉。其中一位年長她幾個月的小哥哥與她年齡最近,雖非青梅竹馬,卻也兩小無猜,玩的最好。一會兒,我們幾位正在聊天的大人聽到小哥哥嚴肅地對女兒說,「你是美國鬼子,過去打過我們。」我們先是愕然,後來轟笑起來。小哥哥的媽媽有些尷尬:他姥爺有一陣天天看着電視罵美國,把孩子給燻着了。童言無忌,小孩子也沒什麼可怪罪的,其實我女兒也根本聽不懂這深奧的意思。我只是覺得這小哥哥的成長環境似乎也太沉重了。先不說國內孩子們諸多學習壓力,單是要辨別的「是非」,那些大義,已經夠累的了,難怪孩子們言談舉止都象小大人兒似的。

  在海外,人們千方百計去爲孩子們創造一種孩子們應有的環境,避免成人世界的嚴酷環境。一張著名的照片就是傑奎琳楫□妣}剛剛懷着悲痛處理了一些丈夫去世的事務後,立即去主持小肯尼迪的生日派對,以笑臉與孩子們相對,讓他們快樂純真心境不被破壞。從這裏,我們看到一位母親的苦心。小孩子成長在這樣的一種大環境下會幸福單純許多。

  在中國,人們從小到大都生活在欺騙之中,自欺欺人。年輕時受的宣傳總是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是友好的,不友好的是美帝國主義,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可這個抽象的美帝到底什麼樣誰也沒見過。一有事起,麥當勞也就成了美帝。

  九一一剛過兩天,電視的中文臺轉述中央電視臺的調查:中國百分之九十八的人譴責恐怖主義。這個數字與我在網上大陸論壇裏面的感受的情況相去甚遠。國內的實際情況頗兩極:有想放鞭炮的老幹部,也有痛斥恐怖主義的青年,均不在少數。對外,核心到處給人打電話,總想「通過聯合國」,以爭得中國說話的位置。對於國內網上的吵鬧,則以一貫的壓制方法對之,以免壞了大國國民的形像,卻不想問這背後的原因。人們對各種事件的態度,還不是統一輿論下的宣傳結果?只不過個人的讀法不同罷了。在美國居住幾年,了解了選舉、輿論監督等等社會的運作,再反觀國內的情況,你會覺得把政府與人民分開的邏輯用到大陸會更合適些。一個政府是否代表民意,其產生的過程很重要,不是把自己貼上幾個「代表」就萬事大吉的。

  海外的許多中國人,與當地的主流社會頗有距離。他們多參加的是中國人的活動,關心中國的新聞。可回到大陸,僅「美國回來的」這一條,孩子們就已把你歸入「美國鬼子」一類了。一個標籤就讓你成了仇恨的對象。多少人就死於這類標籤啊?

  有了這些經歷,我們對照片上年輕阿拉伯人的仇恨產生過程還那麼難以理解嗎?樣板戲說「仇恨入心要發芽」,那些仇恨的播種者,實是各種宗教的真正敵人。難以想象,在宏大的清真寺裏,陣陣可蘭經的誦詠聲中,也有人在暗處同時播種着仇恨,煽動着宗教狂熱,挑撥不同信仰的人們之間的關係。而這些「恨」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數千無辜生命的喪失。即使這樣,恨真就那麼強大嗎?在電臺的一次討論中,我聽到熱烈的掌聲給了一句普通而真誠的話:雖然「恨」可能暫時壓制愛,但「愛」終將戰勝「恨」。



 
分享:
 
人氣:9,12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